ID: 22806261

高中思想政治统编版 选择性必修三 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课件(共18张PPT)

日期:2025-04-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9次 大小:95325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高中,含义,PPT,18张,课件,特征
  • cover
(课件网) 第一单元 树立科学思维观念 第三课 领会科学思维 思考:什么是科学思维?(含义、基本条件、特征) 3.1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1 科学思维的含义 2 科学思维的特征 科学思维的含义与特征 议题 1、科学思维两个基本条件(正确思维的条件)P14-1 任何思维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内容真实和形式正确是科学思维的两个基本条件。 2、科学思维的含义 P14-1 泛指符合认识规律、遵循逻辑规则的思维,是能够达到正确认识结果的思维。 不科学思维是主观臆想的、不合逻辑的、片面僵化的思维。P14-1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4.从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的关系看 P14-2 科学思维不是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并列的思维形态,而是对实践中遵循逻辑思维要求、运用辩证思维方法、创新性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的统称。 一、科学思维的含义 辨一辨:有人认为“科学思维与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并列的思维形态”。 科学思维 逻辑思维 辩证思维 创新思维 包含 概念 判断 推理 辩证分合 质量互变 辩证否定 认识过程 联想思维 超前思维 逆向思维 聚合思维 发散思维 第二单元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第一单元 【易混易错】: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 (1)科学方法:主要是指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的方法问题。它既包括具体的实践活动所采用的方法,如具体的工作方法、科学实验的方法等,也包括人们思考问题、认识问题的方法,(即科学思维方法)。科学方法与科学思维方法是包括与被包括的关系,其外延不同。 (2)科学思维方法:是人们在长期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总结出来的,它能帮助人们在认识世界的活动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能提高人们认识世界、进而改造世界的能力。 《隋书·律历志》载:“宋末,南徐州从事史祖冲之,更开密法,以圆径一亿为一丈,圆周盈数(过剩的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朒数(不足的近似值)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正数在盈朒二限之间。密率,圆径一百一十三,圆周三百五十五。约率,圆径七,周二十二。”早在南北朝时期,祖冲之就推算出圆周率的值介于3.1415926-3.1415927之间,并提出圆周率的密率为355/113,约率为22/7.今天,人们仍然在使用圆周率这个值。 ●南北朝时期祖冲之推算出圆周率为什么直到今天仍有适用性? 祖冲之基于实践推算出圆周率的值,揭示了圆周计算中的规律。因为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所以,只要今天人们仍然要计算圆周,圆周率就仍然是适用的。进一步说, 科学思维的客观性不会随着时间的变化或人们观念的不同而改变。 探究与分享2 科学思维的特征 议题二 二、科学思维的特征 1.科学思维追求认识的客观性 ⑴科学思维总是从实际出发,力图如实地反映认识对象。 ⑵科学思维不盲目崇拜权威,不盲目相信书本结论,它尊重实践检验的结果,注重实事求是的推理和论证,坚持以理服人,努力把握和遵循客观规律。 2.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预见性 科学思维总是通过对事物历史与现实材料的分析,找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并对事物的发展趋势、发展前景作出合乎逻辑的推断。 3.科学思维的结果具有可检验性 (1)思维的结果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越是复杂的事物,对它的认识越要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2)科学思维能够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接受实践的严格检验,修正错误,坚持真理。 【能力提升】“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如此表达了不能登月的遗憾。2007年10月24日,满载国人“千年梦想”的“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发射成功。“嫦娥一号”属于第一阶段:“绕月阶段”。2010年10月1日成功发射的“嫦娥二号”是我国探月计划三部曲“绕、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