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语文园地一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作者把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给人的那种感觉写出来了。非常生动,传神。 这句话你认为作者写得好在哪里?你认为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花骨朵写得那么传神、生动? 作者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很有代入感,很逼真、很有画面感。 交流平台 小组讨论: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读这句话我体会到小燕子飞行的轻盈。 读这句话,我感到语言很美,“小圆圈”“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感觉很有画面感,仿佛看到了那样的场景。 这些动作写得非常细致,尤其修辞语的运用“(款款)地落下来、(顺顺溜溜)地折好膜翅、(严丝合缝)地收拢硬翅”,显得描写就非常细致,妥帖,很有画面感,眼前仿佛看到了这只飞落的瓢虫。 找出文中的动词,说说写得怎么样? 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 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玲珑 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照样子,写写自己喜欢或熟悉的小动物的外形。 为什么要关注“优美生动的语句”? 1. 感受文字的美:好句子像一幅画,能让你“看到”小燕子飞翔、“闻到”荷花香。 2. 学习写作技巧:作者用了哪些方法让句子生动?比喻?拟人?动作描写? 3. 提升表达能力:积累好词好句,你的作文也能更精彩! 三步读懂优美句子 以课文为例: 例句1: “小燕子的翼尖或剪尾,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一圈地荡漾开去。” 多读几遍: 第一遍:正常朗读,感受句子的节奏。 第二遍:想象画面———燕子轻点水面,水波扩散。 第三遍:找关键词:“沾”“荡漾”,体会动作的轻盈。 分析生动之处: 动作细节:“沾”字说明燕子只是轻轻触碰水面,飞得快而轻巧。 画面感:“一圈一圈地荡漾”让读者仿佛看到水波纹的动态。 例句2: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多读几遍: 注意“饱胀”“破裂”的发音,感受花骨朵儿的饱满。 分析生动之处: 拟人化:用“饱胀”形容花骨朵儿,像吃饱的小孩,充满生命力。 夸张手法:“马上要破裂”突出花苞即将绽放的急切。 模仿造句: 原句:花苞饱满→即将开放。 仿写:“石榴的肚皮圆鼓鼓的,好像下一秒就要‘噗’地裂开,蹦出红宝石般的籽儿。” 日积月累 忆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作者简介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作者简介 此词写江南春色,首句“江南好”,以一个既浅切又圆活的“好”字,摄尽江南春色的种种佳处,而作者的赞颂之意与向往之情也尽寓其中。同时,唯因“好”之已甚,方能“忆”之不休,因此,此句又已暗通结句“能不忆江南”,并与之相关阖。次句“风景旧曾谙”,点明江南风景之“好”,并非得之传闻,而是作者出牧杭州时的亲身体验与亲身感受。 创作背景 谢 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