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7069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课件(共21张PPT+音频)-2024—2025学年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5次 大小:309182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PPT+,七年级,历史,编版,学年部,2025
  • cover
(课件网)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1 看图说史探繁华 商业的繁荣 3 读图析史辩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繁荣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图”说 2 绘图明史观变迁 任务一:看图说史 请仔细观察学习资料包中的《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结合教材 67—68页内容,寻找作品反映的北宋都城东京经济发展的信息,填入学习任务单的表格中。 一、商业的繁荣 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的发展 我看到了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虹桥繁忙的场景 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人口聚集或流动性大的地方都可以开设店铺; 开封和临安的人口大致有170万和120万左右, 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大城市。 ———叶坦《儒学与经济》 唐长安城平面示意图 久住王员外家:客店 刘家上色沉檀拣香 孙羊店:羊肉馆 正店:高级酒店 修车铺 香料铺 随处可见广告招牌 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南宋纸币铜版拓片 川界用铁钱, 小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 街市买卖, 至三五贯文, 即难以携持。 ———李攸《宋朝事实》 ◆宋元时怎么解决金属货币携带不便的问题? 四川地区出现“交子” 北宋 南宋 纸币与铜钱并行 元朝 纸币作为主币发行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影响: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从图中可知宋代商业在时间上有何特点? 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如要闹去处,通晓不觉。 ———《东京梦华录》 商铺的灯箱广告 经商的时间不受限制,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更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 ———《梦梁录》 都市的商贸活动辐射到乡镇; 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交通要道发展成为重要的商贸区。 进城赶集 市镇店铺 (草市) ◆宋代都市商贸活动有何新的拓展? (市镇) 占卜算命 热闹的都市生活 理发修面 闹市说书 任务二:绘图明史 请结合教材 64—67页以及69页内容,将辽夏金元时期经济发展的成就补充在下图中,并思考宋代经济发展在空间分布上有何特点。 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 任务二 :绘图明史 “粮仓”:苏州、湖州 纺织中心:苏州、四川 制瓷中心:江南 造船中心:广州、泉州、明州 商业大都市:东京、临安 经济重心在南方 对外大商港:广州、泉州、明州 朝代 南方诸路赋税(贯) 北方诸路赋税(贯) 南北比例 北宋 (1045年) 35811000 45095000 44:56 南宋 (1196年) 60000000 (南宋) 14319000 (金) 81:19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南方人口在总量和增长速度方面都超过了北方,社会经济长期稳定,政府的财政收入和粮食供应都依靠江南地区。 宋元时期经济发展的趋势 任务三:读图析史 请认真研读学习资料包中的四组图片史料,将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填入下表。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经济重心南移 论据 原因推论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南方与北方相比,社会相对安定;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中外历史纲要上历史地图册》 三、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王祯《农书》中描绘的农民坐在秧马上劳作的情形 政府鼓励发展生产。 宋代《耕获图》 占城稻 任务三:读图析史 请认真研读学习资料包中的四组图片史料,将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填入下表。 经济重心南移 论据 原因推论 组图一 南方与北方相比,社会相对安定; 组图二 唐朝安史之乱后,北方人民大批南迁,带去了中原的生产技术; 组图三 南方优越的自然条件; 组图四 政府鼓励发展生产 课堂小结 农业的发展:南方超过北方 手工业的兴盛:南方超过北方 商业的繁荣:南方尤为发达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辽宋夏金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