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为治水坚持不懈,公而忘私,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终于消除了水患。这个人是( ) A.炎帝 B.黄帝 C.禹 D.舜 2.有一个历史兴趣小组想要探究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的发祥地,他们应该去的地方是( )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3.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和尧 B.炎帝和黄帝 C.炎帝和舜 D.尧和舜 4.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尧和舜 B.炎帝和黄帝 C.黄帝和蚩尤 D.炎帝和尧 5.玉钺象征着良渚文明的军事权力,与玉琮、玉璧一起构成玉器体系的核心,彰显了特权阶级高贵的身份。这表明此时我国部分地区( ) A.文明发展已领先世界 B.手工制作技术水平高 C.社会阶级分化已产生 D.出现灿烂的青铜文明 6.张家口市涿鹿县有许多著名景点,如黄帝泉,黄帝城遗址,中华合符坛,中华三祖堂,轩辕湖等。传说四五千年前的“涿鹿大战”就发生在这里。此战的交战双方是( ) A.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 B.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 C.炎帝部落与蚩尤部落 D.曹操大军与孙刘联军 7.有学者曾言:“虽然各地、各民族跨入文明门槛的步伐有先有后,同步或不同步,但都以自己特有的文明成分,丰富了中华文明,成为中华文明的缔造者。”该学者意在强调,中华文明( ) A.区域发展差距较大 B.存在多个文化中心 C.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D.生命力持久且旺盛 8.1998年有一个游戏叫《轩辕圣战录》,内容讲述轩辕氏(即黄帝)联合炎帝,打败了一个会呼风唤雨、制造迷雾的大魔头。游戏中的大魔头是教材上的哪一个传说人物( ) A.尧 B.舜 C.蚩尤 D.大禹 9.传说中,植五谷,尝百草,制陶器,兴贸易,开创了我国原始农业文明的始祖是( ) A.燧人氏 B.炎帝 C.轩辕氏 D.伏羲氏 10.良渚古城由宫殿区、内城和外城组成。内城长1900米,宽1700米,面积约300万平方米;外城面积约630万平方米。能够修建这样一个大规模的城市,说明当时良渚( ) A.以原始农耕生活为主 B.统治者组织调动能力强 C.具有原始的宗教信仰 D.社会阶级分化相当明显 11.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说法。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 A.小说、遗址 B.绘画、小说 C.化石、遗址 D.传说、绘画 12.《良渚文化与中华五千年文明》中写道:“良渚古城的河道里还发现动物骨头40多种,其中猪占80%,这些猪大部分都是家养,此外还有老虎等。由此可见良渚养猪业的发达。猪后来成为财富的一种象征,'家'字上面是一间房子,下面是‘豕’,就是说,有房子、有财富才有家”。这说明了( ) A.中华文明存在多元性 B.中华文明具有延续性 C.中华文明具有独特性 D.中华文明存在差异性 13.考古发现,良渚文化遗址的玉器上,精细刻画的“神人兽面”图像(如下图),表现的是良渚王者在通灵状态下,与神鸟沟通结合,成为“人面神鸟”,托负猛虎形象的天极神兽,维护宇宙的正常运转。这说明良渚文化遗址中( ) A.玉器制造业发达 B.宗教色彩较浓厚 C.统治者生活奢侈 D.出现了图腾崇拜 14.某遗址出土了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至马家浜文化时期的房址14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800多件,还发现了多种形态的炭化米粒。据此可以推断( ) A.当时的打制石器不断发展 B.这一地区出现原始农业 C.该地区最早出现贫富分化 D.当时已经建立早期国家 15.经考古发现,中国境内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存有一万多处,其主要文化遗存分布如下图所示,据此可以得出的合理认识是( ) A.基本集中于江南地区 B.黄河流域文化最发达 C.分布零散,彼此孤立 D.中华文明具有多元性 16.远古传说中蕴含着历史留下的一道道印迹。下列有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