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7489

2025年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第7课百家争鸣)同步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6次 大小:1582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训练,同步,百家争鸣,7课,七年级
  • cover
2025年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第7课百家争鸣)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中国人自古就重视人的修养和节操。孔子的学生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所属的思想学派是( ) A.道家 B.儒家 C.墨家 D.法家 2.道家的经典是( ) A.《老子》 B.《孙子兵法》 C.《论语》 D.《孟子》 3.下列能体现孔子政治主张的是( ) A.无为而治 B.为政以德 C.民贵君轻 D.以法治国 4.如表人物的主张共同反映了( ) 人物 观点 孔子 天下无道,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墨子 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 韩非子 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A.社会转型的必然性 B.诸子百家思想的无差别性 C.兼并战争的残酷性 D.对社会大一统的理想追求 5.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民众渴望弭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体察到下层的民情,提出“非攻”的主张。上述材料反映了“非攻”这一思想( ) A.根源于诸侯兼并的现实 B.解决了春秋战国的纷争 C.代表了国君的政治追求 D.印证了墨子的社会阶层 6.朱熹这样评价他:“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他,诲人不倦、学而不厌,为万世师表,道贯古今。“他”是( )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 7.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非常活跃。主张“仁”“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 ) A.墨子 B.韩非 C.老子 D.孔子 8.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时期,也是学术思想活跃时期,各种学说兴起。与下面示意图所示思想主张对应正确的是( ) A.道家学派———老子 B.儒家学派———孔子 C.墨家学派———墨子 D.法家学派———韩非子 9.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此时在思想领域,老子提倡“无为而治”,孟子强调“仁政”,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材料反映了( ) A.各学派相互抨击和攻讦 B.思想繁荣推动了制度变革 C.诸子百家关注社会现实 D.社会动荡造就了文化繁荣 10.如图的古籍反映了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 A.老子 B.荀子 C.孙武 D.韩非 1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言必行,行必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上言论来自( )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12.韩非子承商鞅之说,注重刑罚,倡导以法治国,“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但韩非又强调主刑罚者不可滥用刑罚、强权,即法之有度,赏罚分明。这体现出韩非主张( ) A.无为而治 B.以法治国 C.为政以德 D.“兼爱”“非攻” 1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战国时期与这一理念最为相近的思想主张是( ) A.道家批判贵族的奢侈生活 B.儒家认为取得民心才能得天下 C.墨家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 D.法家主张治国要靠法令权术等 14.“祸兮,福之所椅:福兮,祸之所伏。”《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正反两个方面,互相依存,又互相转化。这集中体现的是( ) A.唯心主义思想 B.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形而上学思想 15.战国末期,主张“君主应凭借权力和威势,保证法令的贯彻执行,以巩固君主地位”的思想家是(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孙武 16.先秦时期,孔子向往的是天下贫困之民都能得到应有的帮助和救济。墨子要求建立一个“民之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的理想社会。老子想象了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国寡民”社会。材料中的现象说明( ) A.活跃的百家争鸣局面已结束 B.建立理想社会符合历史趋势 C.思想家们有朴素的民本思想 D.各学派渴望得到百姓的支持 17.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思想主张,与下列日常规范相符的学派是( ) 层面 日常规范 个人 用礼仪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