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7512

2025年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4次 大小:72954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秦末,训练,同步,起义,农民
  • cover
2025年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秦简记载:五人共同盗苑赃物在一钱以上,断去左足,并在脸上刺字,判为刑徒。这一记载可以说明秦代的( ) A.刑法严苛 B.交通便利 C.文字统一 D.赋税繁多 2.“修建骊山陵墓和阿房宫役使70多万人,修筑长城征派了40万人……而每年服役的成年男子就有300万。”上述材料反映了秦朝( ) A.赋税沉重 B.徭役繁杂 C.刑法残酷 D.兵役繁重 3.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下列措施与秦朝速亡有关的是( ) ①统一文字②焚书坑儒③修建长城④严刑苛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他们高呼“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们砍削树木,做成兵器,举起反抗的旗帜。”“他们”的反抗是( ) A.牧野之战 B.大泽乡起义 C.巨鹿之战 D.黄巾起义 5.如果以成语“破釜沉舟”为内容编排一幕历史剧,里面的主角应该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6.关于秦末战争,说法正确的有( ) ①陈胜吴广起义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陈胜称王,建立了“张楚”政权 ③项羽最先攻入咸阳灭掉秦朝 ④刘邦的军队将项羽及部下包围在垓下,项羽兵败,刘邦取得最终胜利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7.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领导人是( ) A.李斯 B.陈胜、吴广 C.蒙恬 D.项羽、刘邦 8.历史课堂上,张老师提示“戍守长城”、“遇雨误期”、“张楚政权”等关键词,同学们能立刻联想到( ) A.黄巾起义 B.陈胜、吴广起义 C.李自成起义 D.黄巢起义 9.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 ) A.陈胜吴广起义 B.黄巾起义 C.黄巢起义 D.李自成起义 10.成语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浓缩了许多历史故事或典故。与“揭竿而起”成语典故有关的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发生于( ) A.周厉王统治初期 B.秦孝公统治时期 C.秦始皇统治时期 D.秦二世统治时期 11.《史记》记载:公元前207年,反秦队伍渡过漳水后,主将命令将士破釜沉舟,烧毁营帐,每人只带三天粮食,以示决一死战。起义军勇猛杀敌,最终将秦军主力歼灭。这里的“主将”领导了(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郾城之战 12.如表是某校排练的一部历史课本剧的演出顺序,据此推断该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演出顺序 第一幕:秦朝暴政 第二幕:戍边遇雨 第三幕:揭竿而起 第四幕:张楚政权 A.武王伐纣 B.楚汉相争 C.大泽乡起义 D.吴越争霸 13.“陈胜虽已死,其所置遣侯王将相竞亡秦,由涉首事也。”这说明陈胜、吴广起义( ) A.延续了分封制度 B.加速了秦朝的火亡 C.导致了楚汉之争 D.形成诸侯割据局面 14.《史记》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材料提及的起义( ) A.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B.根本原因是遇雨误期 C.结束了秦朝的统治 D.发生于公元前2世纪 15.据史籍记载,秦朝营造宫室征用劳力为七十万人;修筑秦始皇陵征用七十万人;对匈奴用兵为三十万人;北筑长城四十万人;戍守岭南五十万人。仅此几项,累计达二百六十万人,占秦代全国总人口的13%。这说明秦朝( ) A.重视国家建设 B.徭役繁重 C.赋税沉重 D.重视军事发展 16.“太史公读秦楚之际,曰:初作难,发于陈涉……。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若斯之亟也!”史料中“秦楚之际,号令三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本原因是由于陈胜吴广起义 B.大泽乡起义是统治者争权夺利的斗争 C.刘邦率领军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