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7527

2025年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72750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建立,训练,同步,文景之治,11课
  • cover
2025年初中历史(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汉文帝与汉景帝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繁荣局面。史称( ) A.武王伐纣 B.汉初兴盛 C.百家争鸣 D.文景之治 2.《史记》记载:“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史料中的“皇帝”与“统理中国”分别指的是( ) A.秦始皇、统一全国 B.汉高祖、建立西汉 C.汉景帝、文景之治 D.汉高祖、休养生息 3.刘邦打败项羽,统一全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 ) A.咸阳 B.长安 C.洛阳 D.北京 4.为了巩固统治,西汉初年的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此政策的推行源于(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5.“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局面,它给后世最大的启示在于( ) A.大乱之后必有大治 B.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统治者可以通过调整政策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D.兴衰纷乱,循环往复 6.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指出:“中国人至今仍然称自己为‘汉人’,他们因为是汉代首次确立的典型中国文化和帝国伟大传统的继承者而甚感骄傲。”“汉代”的开创者和时间分别是( ) A.禹 约公元前2070年 B.周武王 公元前1046年 C.秦始皇 公元前221年 D.刘邦 公元前202年 7.西汉初年“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到汉武帝时期,“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而民莫不骑乘”。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西汉( ) A.社会政治清明 B.经济恢复发展 C.中央集权加强 D.农民负担沉重 8.从如图的电影海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的相关历史知识是( ) A.大禹治水 B.楚汉之争 C.八王之乱 D.淝水之战 9.2021年12月14日,西安白鹿原江村大墓被国家文物局确定为汉文帝霸陵,墓中陪葬品大多以陶器为主。史载“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这表明汉文帝( ) A.以法治国 B.贪图享乐 C.提倡节俭 D.以农为本 10.汉陵考古队对汉文帝霸陵进行了考古挖掘,并取得重大发现。某位考古学家说:“这次的发现,陪葬品和皇帝身份产生了很大的落差。我们只发现大量的陶器、铜器和铁器。”考古印证了汉文帝( ) A.崇尚道家 B.孝敬母亲 C.提倡节俭 D.重视农业 11.新化县某校七年级学生展开“阅读史学经典”的读书活动。下图出自推荐书目中一本书的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书介绍的历史人物是( ) 第一章 斩蛇起义,推翻秦朝 第二章 消灭项羽,建立汉朝 第三章 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A.陈胜 B.项羽 C.刘邦 D.董仲舒 12.“汉文帝以他的仁德修身、治民、理诸侯和安四境,造就了人民之福、国家社稷之福,同时他本人由此赢得了千古赞颂。”这句话强调的是( ) A.统治者个人德行的重要作用 B.汉文帝是古代成就最高的皇帝 C.汉文帝时实现了大一统局面 D.汉文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 13.某历史兴趣小组在网上搜索“破釜沉舟”、“鸿门宴”、“四面楚歌”等关键词,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是( )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秦末农民起义 D.楚汉之争 14.……都鄙(全国)廪庾(粮仓)皆满,而府库余货财。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皇仓)之粟(粮)陈陈相因(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守闾阎者(普通百姓)食梁肉,为吏者长子孙(普通公差人员无事可做,子孙长大后仍愿继承其职)……故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义而后细耻辱焉(厌弃做耻辱的事)。《史记 平准书》描述的是( ) A.夏朝建立 B.商汤灭夏 C.文景之治 D.七国叛乱 15.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指出:“从现实的角度看来,始皇一死,秦帝国荡然无存……不出十年一个新朝代继之勃兴,兹后延续达四百年。”这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