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7822

安徽省宣城市第六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1010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安徽省,学期,答案,试卷,历史,期中
  • cover
安徽省宣城市 2024 ~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七年级历史试题 命题人: 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兵部尚书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隋文帝采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此举( ) A.加强了地方管理 B.促进了隋朝统一 C.改善了用人制度 D.扩大了隋朝疆域 2.在中国古代,地理环境是分裂出现的重要因素之一,如大江大河的阻隔。为防止由此造成分裂,巩固统一,隋朝采取的措施是( ) A.修筑长城 B.创立科举制 C.开通大运河 D.治理黄河 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重大变革。它有利于选拔封建统治人才,提高行政效率,适应了大一统帝国的政治需要。科举制创立于( ) A.秦朝 B.唐朝 C.隋朝 D.元朝 4.“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也;如其有才,虽仇不弃,魏征等是也。”材料体现了唐太宗( ) A.严刑峻法 B.重视农业 C.节俭治国 D.唯才是用 5.武则天的“建言十二事”,第一条就指出要“劝农桑,薄赋徭”。她掌权后颁行《臣轨》,指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忠臣之思利人者,务在劝导”。这表明武则天( ) A.打击敌对官僚 B.重视发展生产 C.大力发展科举 D.巩固开拓边疆 6.如表内容可用来说明唐朝的兴盛得益于( ) 时期 唐太宗时期 武则天时期 唐玄宗时期 政治措施 完善三省六部制 创立殿试制度 改革税制和兵制 A. 国家统一 B.选官方式的调整 C.开放的社会 D.制度的创新发展 7.下面两幅图片共同反映出唐朝( ) A.丝织业兴盛 B.民族交往频繁 C.手工业发达 D.娱乐活动丰富 七年级历史试卷第1页(共6 页) 8.《唐律疏议》规定:“诸犯夜者,笞二十;有故者,不坐。闭门鼓后、开门鼓前行者,皆为犯夜”;《大唐六典》要求:“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这主要表明唐朝() A.统治者重视法治刑法严酷 B.商业活动有严格时间限制 C.鼓钲成为主要的经商工具 D.商业经营场所有明确界限 9.唐初,法律规定工商业者免除交纳税收,只交纳按资产规定的户税,同时严禁官员兼职经营商业;唐高祖诏令“食禄之家,不得与下人争利”。这些措施( ) A.遏制了官员贪腐行为 B.摒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促进了社会阶层流动 D.有利于唐朝商业发展 10.在印尼海域打捞出的“黑石号”沉船上装载有6万多件唐朝瓷器,这些瓷器很多具有西亚风格的纹饰,这显然是为了迎合当时的国际市场需求而绘制的。由此可见( ) A.唐朝的海外贸易受阻碍 B.唐朝制瓷水平达到顶峰 C.唐朝尊重和包容外来文化 D.唐朝时的海外贸易发达 11.唐蕃分界碑中记载:“往日贞观十年,初通和好,远降文成公主入蕃。已后景龙二年,重为婚媾,金城公主因兹降蕃。自此以来,万事休帖。”这反映出唐朝( ) A.国力十分强盛 B.中外交流频繁 C.民族和谐交融 D.社会风气开放 12.阿倍仲麻吕(汉名晁衡)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他先在长安太学学习,毕业后参加唐朝科举考试,历仕三代皇帝,官至左散骑常侍兼安南都护,当时中国( ) A.科举制度对应试者没有身份限制 B.科举考试制度被日本所仿效 C.具有世界大国开放与自信的胸襟 D.吸收融合了世界各国的文化 13.一学生整理某一历史时期治国理政的主要举措(见下表)。这一时期史称( ) ① 任用姚崇、宋璟为相 ② 整顿吏治,裁减冗员 ③ 发展生产,改革税制 ④ 注重文教,编修图籍 A.贞观之治 B.文景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14.翰林学士刘允章上唐懿宗(833———873)《直谏书》中指出,老百姓有“官吏苛刻”“赋税繁多”“冻无衣饥无食”“病不得医死不得葬”等“八苦”。这说明了( ) A.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 B.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 C.唐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