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8238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3.8《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生态安全》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日期:2025-11-13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4216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复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生态安全
  • cover
第8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生态安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生态平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达到生态平衡时,各种生物的数量恒定不变 B.随意引进某种动物不会影响生态平衡 C.生物圈中,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处于平衡状态 D.达到生态平衡时,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2.我国海关查获了一种作为宠物入境的外来两栖动物火蝾螈,它繁殖能力强,以昆虫、蛙等为食,若逃逸至野外可能破坏本地生态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资料中包含一条食物链:昆虫→蛙→火蝾螈 B.引进火蝾螈的天敌就能够恢复本地生态平衡 C.在缺乏水域环境的条件下火蝾螈易泛滥成灾 D.进入野外的火蝾螈将导致蛙的生存受到威胁 3.为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人工种草的试验区用网罩了起来。过一段时间发现,草几乎被虫吃光,而未加罩网的天然草场,牧草却生长良好。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试验区加罩网的草被吃光的原因是食物链被破坏 B.说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C.说明生物与环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D.天然草原的草比试验区的草长势好是因为光照充足 4.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下列生态系统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A.亚马逊热带雨林 B.五台山风景区 C.撒哈拉沙漠 D.呼伦贝尔大草原 5.某城市的一块荒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被改造成另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改造前后的一些变化见下表。据此下列所作出的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 ) 植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群落中的植物优势种 改造前 20种 10% 狗尾草、艾蒿、蒲公英 改造后 30种 25% 菖蒲、芦苇、睡莲 A.改造后增加了该区域的湿地面积 B.改造后该区域的植物多样性增加 C.改造后该区域的小气候可得到适度改善 D.改造后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减弱 6.下面这幅坐标轴图是某地一个草原犬鼠的种群大小变化与时间的关系,请据图分析,下列哪项不正确 A.1990年该地草原犬鼠的种群规模小于1995年 B.1990年后该地这草原犬鼠种群的密度越来越大 C.1990年到1995年,可能该地这个草原犬鼠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D.该草原犬鼠的种群规模还受到迁出、迁入率的影响。 7.如图是草、鼠和蛇三种生物在某草原生态系统的数量变化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食物链为:蛇→鼠→草 B.人过度捕食蛇短时间内会造成鼠类减少 C.该食物链中的能量可以从鼠传递至蛇 D.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稳定性更强 8.在一个由草、野兔、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如果将狼杀绝,在一段时间内野兔的数量变化可用下列哪幅图来表示( ) A. B. C. D. 9.习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生态文明理念,强调了生态是各种自然要素相互依存、统一发展的自然系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山水林田湖草”属于不同的生态系统类型 B.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C.各种生态系统的总和是生物圈,它由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构成 D.森林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更强 10.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他们使塞罕坝由荒原变林海,森林覆盖率达78%。塞罕坝林场既有森林又有草原、河流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草原和河流都属于淡水生态系统 B.上述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完全孤立、互不联系 C.塞罕坝林场适合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生存 D.塞罕坝的事例说明人类活动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11.燃煤厂、金属冶炼厂、汽车尾气等产生的铅易在生物体内累积,会对生物产生危害。科研人员为研究汽车尾气对公路周围卷心菜产生的影响,检测了离某公路不同距离的卷心菜的铅含量,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