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8831

第18课《井冈翠竹》课件(共20张ppt)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183622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课,井冈翠竹,课件,20张,ppt
  • cover
(课件网)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翠竹 井岗 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江西的西南部,有一片神圣的土地 ——— 井冈山。它是‘革命的摇篮’,见证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承载着厚重的革命历史。而在这片土地上,有一种植物,它不仅装点了井冈山的山川,更与井冈山军民并肩作战,共同书写了壮丽的篇章,它就是井冈翠竹。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袁鹰笔下的《井冈翠竹》,去探寻那片充满传奇色彩的竹林背后的故事。” 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赏析文中描写井冈翠竹的精彩语句,积累优美词汇,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并尝试运用寓情于物的手法进行写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梳理文章结构、分析线索,培养逻辑思维;在探究井冈翠竹象征意义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思维,提升深度理解文本内涵、透过现象把握本质的思维能力。 3.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领会井冈翠竹所承载的井冈山精神,感受革命文化的内涵,激发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树立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的意识,增强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 任务一:预习检测 知人论世 袁鹰,原名田钟洛, 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文学创作涉猎广泛,以散文成就最为突出。 代表作有散文集《第一个火花》《第十个春天》《袁鹰散文选》《风帆》《袁鹰散文六十篇》等,儿童散文集《春雨》,传记文学《长夜行人 ——— 于伶传》等。 字词积累 深坳 梭 镖 砍伐 修长 摇撼 殷切 功勋 郁郁 苍苍 重重 叠叠 魂飞 魄散 绞尽 脑汁 悬岩 绝壁 幽谷 荒滩 任务一:预习检测 当时,我国正处于严重困难时期。作者访问井冈山,看到当地人民改造山河的艰苦创业,想到老一辈革命家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英雄伟绩,感受到了井冈山的精神和井冈山人的性格--在任何逆境中含辛茹苦、奋斗不息的战斗精神和不畏风雨、不避强暴、巍然挺立的坚强性格。受到深刻教育和强烈感染的作者,在返回北京后陆续撰写了一组散文《井冈山记》,旨在向广大青年传达其所见、所闻、所感。他从众多给自己留下难忘印象的并冈山景物中,选中毛竹作为写作对象,创作了《青山翠竹》。原文在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时,更名为《井冈翠竹》。 写作背景 任务一:预习检测 请同学们快速通读课文,给段落标上序号,并思考文章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任务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第 1 - 2 段 介绍井冈山的地理位置,描绘井冈翠竹的外形特征,赞颂它是革命的竹子,展现其独特的 “神采”。 01 第 10 - 12 段 讲述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井冈山竹子如何继续发挥作用,以及井冈山人民对竹子资源的开发利用。 03 第 3 - 9 段 描述井冈山竹子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和象征意义,包括在生活和战斗中的各种应用,体现竹子与革命的紧密联系。 02 第 13 段 总结全文,深化主题,再次强调井冈山竹子的象征意义,赞美井冈山人民的革命精神和对未来的展望。 04 任务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课文主要写了井冈翠竹哪几方面的内容 明确:课文主要写了井冈翠竹的外形特征、在革命时期的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作用以及其所象征的革命精神这几方面的内容。 代表着革命精神、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用于资源开发、交通建设,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外形上 1 革命时期 2 建设时期 3 象征意义上 4 远看苍翠、繁盛、广袤,近看修直、茂盛、亭亭玉立; 为红军提供物质支持,成为战斗武器,见证了红军的艰苦奋斗 任务二: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首先,在革命斗争中,竹子被广泛应用。红军战士用竹子制作武器,如梭镖;搭建住所,解决居住问题;还制作各种生活用具,满足日常需求,为革命斗争提供了物质基础。 其次,竹子具有坚韧、挺拔、生命力强的特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