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3(安徽专用) 历 史 考情速递 中考·新动向:根据2024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为了契合“双减”的要求,贯彻落实核心素养,2025年安徽中考历史中图片和表格阅读题比例会增加,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提升试题的思维量。 中考·新考法/新情境:在中考新情境和新考法上依旧会有适度创新,可能打破一直延续的固定题型,稳中求变。以往的19题的活动与探究可能进一步创新变化。 命题·大预测:更加注重跨学科大单元和大体系构建,形成综合性的认识,在落实“三基”的同时,又贯穿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如通过跨学科融合,认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文化自信。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盘古开天、女娲造人,黄帝创制等传说来自不同地区。在中国走向大一统的过程中,这些地域性传说揉合在一起,形成了传说系统。这表明,中华文明具有( ) A.创新性特质 B.区域性差异 C.连续性特点 D.一体性特征 2.战国时期,“客”指游说于各诸侯国的知识分子。“以客出仕”是一种流行的入仕途径,公孙衍、张仪、白起、范雎、李斯等人均是典型。当时的“以客出仕” ( ) A.促进了法家兴盛 B.推动了百家争鸣 C.改变了选官制度 D.导致了思想趋同 3.汉武帝时期,不仅在西南夷地区初步建立起郡县行政体系,还派蜀人司马相如安抚蜀民,增强蜀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这些措施有利于( ) A.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B.光武中兴局面的到来 C.“推恩令”的实施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4.《晋书》记载东晋后期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该记载表明当时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是( ) A.民族的大交融 B.海外贸易日益繁盛 C.社会相对安定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5.文化发展与生产力水平密切相关。下图中南北方人才比重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A.明清社会文化繁荣 B.科举考试快速发展 C.南方政局更加稳定 D.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6.下表是李鸿章创办的一系列企业。这些企业的经营( ) 时间 概况 1872年 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兼揽商货 1878年 设立开平矿务局,产品大量销往市场 1878年 设立上海机器织布局以“挽回固有之利” A.践行了实业救国思潮 B.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 C.辅佐了军事工业发展 D.遏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7.以下解读符合下图宣传画主旨的是( ) A.土地革命时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B.表现了红军反“围剿”时的情景 C.中国战士英勇地搏杀日本侵略者 D.人民解放军粉碎敌人的全面进攻 8.“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这表明( ) A.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不平衡 B.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多元化 C.政治变革推动社会习俗变化 D.自由平等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9.“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援助我国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一批大型军工企业,使我国常规武器的生产具备了一定规模,并且在全军装备了统一制式的武器。据此推断,“一五”计划( ) A.推动了我国的国防现代化建设 B.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进一步解放 D.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10.如下图是“2012-2020年我国年度贫困人口数量统计图”,其显示了( ) A.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巨大成就 B.我国城乡出现经济大发展的新局面 C.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已经全面建成 D.中国共产党视人民利益为奋斗宗旨 11.据央视新闻报道:2024年7月5日,在英国议会下议院中获胜的工党党首基尔·斯塔默在白金汉宫与国王查尔斯三世会面,并获国王任命,成为新一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