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09397

安徽省2025年中考历史信息必刷卷04(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5次 大小:76260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安徽省,2025年,中考,历史,信息,必刷卷
    2025年中考考前信息必刷卷04(安徽专用) 历 史 考情速递 中考·新动向:2025年安徽中考历史试题依旧以学习情境、学术情境、社会情境和生活情境为载体,引导和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在命题上注重无情境不命题,对学生材料解读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考·新考法/新情境:在跨学科的大框架下,试题会在“稳重求新”,考查学生的的创新意识,打破以往可以套用观点,套用解题模型的旧框架,着重体现在17-18题的题型打破以往固定的模式,转变为多元化,跨学科融合的概率较高。 命题·大预测:突出夯实“三基”,渗透核心素养,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注重结合工业化、现代化等内容中贴合时政的内容切入,构建大单元跨学科主题框架,如从铁路、环保、海洋等角度为切入点,设计一些变式题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挖掘课程内容中的情感教育内涵,潜移默化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70分)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表为我国不同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器物,这些器物均有“龙”的元素。这说明( ) 三星塔拉遗址 红山玉龙(内蒙古) 陶寺遗址 彩绘龙纹陶盘(山西) 齐家文化遗址 凸堆龙纹红陶罐(甘肃) 良渚遗址 龙首玉镯(浙江) A.地理环境影响人类文明发展 B.器物的生活化功用加强 C.中华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D.当时社会阶级分化明显 2.“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鲁、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制度保障”,回顾中国古代历史,下列机构或官职中,具有监察职能的是( ) A.秦朝丞相 B.西汉刺史 C.唐朝节度使 D.宋朝知州 3.以下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所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 北方 内迁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民族隔阂逐渐消解。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南方 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迁往南方,从而使中原文化和江南文化相互交融。 A.为三国鼎立奠定了基础 B.导致了南方政权的更迭 C.推动了北魏孝文帝改革 D.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九品中正制……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唐代针对此弊……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各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自由报考之惟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对材料中唐代选官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 A.选官标准仅限于门第 B.自由报考无任何限制 C.有利于扩大选官范围 D.这一制度是唐朝首创 5.“钟摆理论”是指钟摆总是围绕着一个中心值在一定范围内作有规律的摆动,下图中,当钟摆向右摇摆时,形象地展现出的政治现象是( ) A.秦朝设置御史大夫 B.隋唐三省六部制度 C.北宋重文轻武政策 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6.从北宋最后一位帝王宋钦宗,到南宋宋高宗之后的历代帝王,对王安石是负面评价。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将王安石等人视为“奸臣”。直至进入近代,迎来“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后,人们才重新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正面意义,并给王安石以全面客观的评价。这表明( ) A.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B.史学方法决定历史观点 C.时代越接近评价越客观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7.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两位彪炳史册的人物,一位“血战歼倭,勋垂闽浙”,一位“驱除荷虏,一代英雄”。他们的共同贡献是( ) A.巩固清朝统治 B.促进经济发展 C.反抗外来侵略 D.推动社会变革 8.19世纪70年代,清政府内部围绕“海防”和“塞防”问题发生争论,李鸿章等海防派主张优先发展海军,而左宗棠等塞防派强调巩固内陆要塞。海防塞防之争的产生主要缘于( )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洋务运动奠定物质基础 C.法国攻击驻越南清军 D.新疆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