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0095

2025年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九年级中考语文《文言文对比练习》专项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8次 大小:379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5年,文言文对比练习,答案,练习,专项,甘肃省
  • cover
2025年甘肃省武威第二十中学中考语文部编版《文言文对比练习》专项练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辨,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天台陈君庭学,能为诗,由中书左司掾,屡从大将北征,有劳,擢四川都指挥司照磨,由水道至成都。成都,川蜀之要地。扬子云、司马相如、诸葛武侯之所居,英雄俊杰战攻驻守之迹,诗人文士游眺饮射、赋咏歌呼之所,庭学无不历览。既览必发为诗,以记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越三年,以例自免归,会余于京师。其气愈充,其语愈壮,其志意愈高,盖得于山水之助者侈矣。 余甚自愧:方余少时,尝有志于出游天下,顾以学未成而不暇。然吾闻古之贤士,若颜回、原宪,皆坐守陋室,蓬蒿没户,而志意常充然,有若囊括于天地者,此其故何也?得无有出于山水之外者乎?庭学其试归而求焉。苟有所得,则以告余,余将不一愧而已也。 (节选自宋濂《送天台陈庭学序》,有改动) 1.(4分)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父母岁有裘葛之遗( ) (2)生以乡人子谒余( ) (3)屡从大将北征( ) (4)尝有志于出游天下( ) 2.(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和“言和而色夷”中“而”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 B.庭学其试归而求焉 C.泉香而酒洌 D.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3.(4分)请将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 (2)既览必发为诗,以记其景物时世之变,于是其诗益工。 4.(4分)【甲】【乙】两文都是宋濂赠送后学之作,但对他们各自提出的希望和要求不同,请进行简要分析。 【甲】 活板(沈括)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 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选自《梦溪笔谈》) 【乙】 方家①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然常微偏东,不全南也。水浮多荡摇,指爪及碗唇上皆可为之,运转尤速,但坚滑易坠,不若缕悬②为最善。其法取新纩③中独茧缕,以芥子许蜡④缀于针腰,无风处悬之,则针常指南。其中有磨而指北者。予家指南、北者皆有之。磁石之指南,犹柏之指西,莫可原⑤其理。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方家:行家。②缕悬:用丝线悬挂。③纩(kuàng):丝绵。④芥子许蜡:芥菜子大小的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