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0358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导学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37次 大小:4951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6课,西方,文官,制度,导学案
  • cover
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单元 第六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时空坐标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科举制与西方近代文官制度渊源关系。 2.知道西方近代文官制度的特点。 概念解释 文 官:也称公务员,一般是指经过公开考试被政府择优录用,在中央及地方行政机构中长期固定地担任文职工作并具有一定等级的工作人员。 文官制度:文官制度又称公务员制度 ,就是由国家法律或法令规定的各级文官的分类、考 试、录 用、考核、奖惩、传递、培训、晋升、调动、解 职、退休、保障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 。 一、西方文官制度出现的背景 各个时期西方国家治理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 5-13世纪(封建制度): 无专任官员 庄园是基本治理单位,主要依靠教士和封建领主,封建主直接统治人民。 14-16世纪(王权强化): 恩赐官职制 国王挑选亲信处理事务,赐予官职。官员只为国王和权贵服务,类似仆从。 17-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 个人赡徇制 少数人或集团掌握着官员的任免权,他们将官职作为礼品或商品,私相授受,导致营私舞弊、卖官鬻爵乱象频发。 18-19世纪(内阁制和政党政治形成后): 政党分肥制 执政党把官职分给党内同僚,平民也可以入职。造成腐败泛滥,严重影响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行政效率。 趋势:忠于个人、贵族化→忠于政党、平民化。 结合演变过程,反映了西方传统选官制度什么问题?(背景) 为权贵服务,腐败低效(1)历史:传统选官制度存在弊端,阻碍社会发展。 (2)经济: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要求改革选官制度;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复杂。(根本原因) (3)政治:代议制民主政治逐渐建立与完善推动文官制度产生。 (4)思想:启蒙思想的影响和教育程度的提高。 (5)外部:中国科举制度的影响。 二、西方文官制度的建立 (一)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 (二)其他欧美国家———以英国文官制度为基础,结合本国实际,建立文官制度 美国:188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了文官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国的文官制度最终建立起来。 三、西方文官制度的特点 1、公开考试,择优录用 2、政治中立,工作隐名 3、职务常任,论功赏罚 四、西方文官制度的评价 积极 ①规范了西方国家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②有利于政府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促进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高; ③平民得以参政,扩大了资产阶级统治基础; ④制度化、公开透明,减少了徇私舞弊现象; ⑤促进了女性地位的提高和女权运动的兴起; ⑥为世界其他各国文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借鉴。 ⑦文官制度的建立标志着资产阶级统治在政治上的成熟。 局限 ①容易滋生官僚习气和僵化现象; ②文官人数急剧膨胀,大大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③文官层次越来越多,工作项目层层报批,推诿扯皮,出现争权夺利现象,影响工作效率 本质:为资产阶级服务 探究: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异同点 课程总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