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1133

2025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四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课件+专题卷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15893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专题,2025,中华民族,课件,探索,抗争
    专题突破素养卷(四) 近代列强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 (分值:9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2024·枣庄模拟)1838年9月,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指出:如果听任鸦片流毒,“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这表明他(  ) [A]意识到鸦片流毒是清朝落后的根本原因 [B]希望道光帝派遣自己前往厦门查禁鸦片 [C]被革职查办后向皇帝陈述禁烟的重要性 [D]认识到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深重灾难 2.(2024·菏泽二模)“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这场战争”(  ) [A]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B]使西方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D]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加深 3.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广东、上海、江浙等地出现了由中国商人创办的机器缫丝厂,一些农民逐渐放弃家庭纺织业,转而从事其他副业,一些农民则进城做工。这反映了当时(  )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工业体系逐步完善 [D]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4.在晚清的“海防”与“塞防”之争中,李鸿章认为“新疆不复,于肢体之元气无伤;海疆不防,则腹心大患愈棘”。左宗棠则认为“是(西北)停兵节饷,于海防未必有益,于边塞则大有所妨,利害攸关,亟宜熟思审处者也”。该争论发生的背景是(  ) [A]太平天国准备进攻南京 [B]沿海地区实力远超西北 [C]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 [D]清朝面临严重边疆危机 5.中法战争中,冯子材在民族危亡之际以近70岁高龄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驰赴沙场,精忠报国。这体现出(  ) [A]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 [B]执政为民的博大情怀 [C]坚持创新的优秀品质 [D]忠烈坚贞的民族气节 6.(2024·枣庄一模)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正是资本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时候,列强和封建势力结合在一起,就变成了凶恶的敌人。单纯的农民战争遇到这样的敌人,就不能不失败。该观点旨在说明太平天国(  ) [A]把反侵略作为革命的侧重点 [B]肩负反帝反封双重使命 [C]缺乏正确的革命理论的指导 [D]失败的原因是内外夹击 7.(2024·广元中考)洋务运动兴办了许多新型的工矿企业,产生了新型的职业人士,如工程师、经理和实业家等。那些出洋留学的人士归国后,大多也成为陆军、海军、学堂和外交等部门的领头人。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培养了一批近代化人才 [B]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巩固了清朝的封建统治 [D]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入侵 8.(2024·江西中考)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与一批官僚开始“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清史稿》将他看作“中兴之臣”。与“中兴之臣”评价相符的是(  ) [A]领导禁烟运动 [B]倡导自强求富 [C]签订《马关条约》 [D]发起公车上书 9.(2024·滨州中考)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讨论戊戌变法,形成如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 [A]戊戌变法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 [B]戊戌变法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C]戊戌变法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D]戊戌变法是一次制度变革的尝试 10.(2024·苏州中考)从两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列强逼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让土地和开放通商口岸是重要内容,但由于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下列哪一条约没有此类条款(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1.(2024·菏泽一模)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不久后,康有为、梁启超等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兴中国的问题;后来,义和团运动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这表明当时(  ) [A]传统文化发展受到阻碍 [B]革命纲领内容具有继承性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