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凤阳一户朱姓人家,贫病交加,半个月内数人去世。家中的幼子难忍饥饿,出家为僧,游方乞讨。 25岁,投入濠州红巾军郭子兴部。 37岁,自立为吴王, 41岁,称帝,建立明朝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了哪些强化皇权的措施? 自然灾害频发 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推翻元朝,建立明朝 卓有成效治理国家 《明史》对他的评价是 “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肯定了朱元璋的文治武功。 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大旱,蝗灾肆虐,瘟疫流行。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一、明朝的建立 (一)背景 结合课文和材料,试分析元朝灭亡的原因?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 贼做官,官做贼,混贤愚。 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政治腐败 民不聊生 农民起义 黄河决口、社会动荡 大都 临清 济南 汴梁 开封 颍州 阜阳 凤阳东北 应天 南京 杭州 潼关 蕲水 浠水 大同 上都 正蓝旗东 渤 海 海 东 黄 河 大 江 江 长 刘福通 徐寿辉 郭子兴 朱元璋 濠州 刘福通 元末农民起义主要地点及代表人物 起义军活动地区 朱元璋红巾军控制地区 明军北伐路线 元顺帝北逃路线 1356年,朱元 璋攻占集庆,改名 应天府。1368年在 此称帝,建立明朝 1368年秋,明军 攻占大都,元朝灭亡 一、明朝的建立 (二)过程 应天府(南京) 朱元璋 (明太祖) 1368年 时间: 建立者: 都城: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年号: 洪武 灭元朝时间: 灭元朝标志: 1368年 攻占大都 一、明朝的建立 (三)概况 “夫元氏(元朝)之有天下,固由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材料研读 材料二 始分立行中书省....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元史》 阅读材料,分析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朝臣的权力过大 地方分权 从中央到地方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为巩固统治 二、强化皇权 目的: 阅读书本87———88页,从以下四个方面找出相关措施。 {5C22544A-7EE6-4342-B048-85BDC9FD1C3A}明太祖 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政治 中央 ? 地方 ? 军事 特务 ? 二、强化皇权 在地方,取消行中书省,设“三司”;互不统属 明太祖设立由皇帝直接指挥的锦衣卫,掌管侍卫、侦察、缉捕、刑狱诸事; 在中央,废除丞相,提升六部职权,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把大都督府分为五军都督府, 将军队调动和武官任命的权力统归兵部。 明成祖成立东厂,明宪宗成立西厂;这几个机构合称“厂卫”。 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明成祖设立内阁 吏部 户部 兵部 刑部 礼部 工部 皇帝 皇帝 前军都督府 后军都督府 左军都督府 右军都督府 中军都督府 调兵权 兵部 统兵权 废除丞相 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明太祖 吏部 户部 兵部 刑部 礼部 工部 丞相 (行政) 大都督府 (军事) 皇帝 分散兵权 二、强化皇权 (一)中央:政治、军事 材料一:?明太祖说:秦始皇置丞相,不久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废相,设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实录》 相互制约 互不统属 阅读P87相关史事,想一想:朱元璋该怎么处理这么庞大的政事? 材料一:仅在洪武十九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朱元璋就处理诸司奏章1660件,平均日处理291件。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处理批审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 ———樊树志《国史纲要》 百官未起朕先起, 百官已睡朕未睡。 不如江南富足翁, 日高三丈犹拥被。 ———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