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题 2 分,共 30 分) 二、辨析改错(8 分) 16. (1)(×),“三公九卿制”改为“郡县制” (2 分) (2)(×),“民主制”改为“元首制” (2 分) (3)(×),“君主立宪制”改为“责任内阁制” (2 分) (4)(√) (2 分) 三、材料解析(共 20 分) 17. (10 分)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经济上,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生产 力发展,井田制瓦解;阶级关系上,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思想文化上,私学兴 起。(4 分) (2) 共同点:批判君主专制。根源:明清时期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商品经济发展,资本 主义萌芽出现。(4 分) (3) 鲁迅等人批判儒家伦理,认为儒家伦理“仁义道德”实质是“吃人” 。(2 分) 18. (10 分) (1) 规模较大,雇佣人数多;劳动分工细化;实行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 。(4 分) (2) 积极影响:推动了英国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化进程;消极影响:带来了严重的 环境污染问题 。(4 分) (3) 认识:工业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我们要坚持可持 续发展理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2 分) 四、活动与探究(12 分) 19. (1) ①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②中共十四大召开 。(4 分) (2) 示例: 题目:《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论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不断探索中取得辉煌成就。 论证:新中国成立后,1953 年开始实施“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为工业化奠定基础; 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 设提供保障;1956 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78 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快速发展。这些史实 充分说明,中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成就显著。 (8 分)2025年九年级信息卷 历 史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70分,答题时间为56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都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图1所示为安徽省凌家滩遗址(距今5800一5300年)发现的玉版。这块玉版出土时,夹在一 只玉龟之中,玉版的八方图形与中心象征太阳的图形相配。该器物展示的信息 酃 图187M4基出土的玉版 戡 A说明当时天文历法较为成熟 B.反映了中华文明的多元一体格局 长 C表明当时已经出现阶级分化 D.为研究早期文明提供了实物例证 2.韩氏、赵氏等六家本为晋国的卿大夫,到了春秋时期,诸卿大夫不仅私自扩张封地,还合纵连 横,利用手中的军事力量彼此征战讨伐。据此可知,当时 A传统政治秩序遭受冲击 B.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巩固 数 C.诸侯争霸促进局部统 D.社会动乱催生思想解放 3.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而唐朝则是“缙绅虽位极人臣,而不由进士者终 杯 不为美”。这反映了 A.士族阶层的崛起 B.选官制度的变迁 C.君主专制的弱化 D.腐败现象的根除 4.表1是中国唐宋时期书院分布统计简表(单位:所)。表1内容可以说明 表1 今地区 河北 河南 陕西 江苏 浙江 福建 江西 四川 唐代 2 7 5 6 7 6 五代 2 1 8 宋代 3 11 1 29 156 85 224 31 A.书院布局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 荞 B.水陆交通决定社会发展 C.文化与政治中心分离趋势加强 D.传统教育体制日益完善 【历史第1页(共6页)】 CS出卷网 3亿人都在用的扫猫APP 5.据乾隆年间的湖北省《房县志》记载,“远山有赖可以为粮者”“洋芋(土豆)、花荞、需有谷、乱草 谷,若逢六七月大旱,则山中以上四物大收”。这表明外来作物的引种 A推动了农业技术发展 B.加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