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2974

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部分学校联考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3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9次 大小:9363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西省,学期,答案,版含,pdf,试题
    答案 一、1.D 解析:A:矜 jīn,义—意;C:霄—宵,苛 kē;D:秽 huì;廷—庭。 2.答案:C 解析:原句“显然,风这种自然现象,对于人们是不陌生的”中,“对于人们是不陌生的”主客颠倒, 应是“人们对风这种自然现象不陌生”,可改为“显然,对于风这种自然现象,人们是不陌生的”,C 项 修改正确。A 项,“风这种自然现象,对于人们显然是不陌生的”语序不当,“显然”应放在句首,且仍 存在主客颠倒的问题。B 项,“风这种自然现象,显然,对于人们是不陌生的”中,“显然”位置不当, 且仍存在主客颠倒的问题。D 项,“对于风这种自然现象,人们是不陌生的,显然”中,“显然”位置不 当,应放在句首,以强调整个句子的观点。故本题选 C。 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 握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激化,指(矛盾)变尖锐;使变尖锐。激变,指急剧的变化,多指社会、政治方面的。激起,指(水) 因受到阻碍或震荡而向上涌;刺激,激发。激动,指(感情)因受刺激而冲动。第一处,前面说“拂过诗 人的心田”,后面说“无尽的思绪”,由“思绪”可以知道,此处应是说“激发思绪”,应使用“激起”。 A 项,“激化”,与“思绪”搭配不当。B 项,“激变”,与“思绪”搭配不当。D 项,“激动”,一般是 说人的情绪,与“思绪”搭配不当。故选 C。 4.A 解析:根据语境分析,正确答案应为一个明确肯定的陈述句,与后文“懂得了这一点”形成逻辑呼应。 选项 A“痛苦本是一种财富”直接点明积极结论,符合前文“稀释痛苦”“从容面对磨难”的导向;而 B (反问质疑)、C(疑问不确定)、D(感叹且含否定词)均破坏语境的一致性,无法作为总结性观点 5.B 解析:“同窗”属于书面化词汇,日常口语中常用“同学”替代。题干中的劝说场景要求语言自然、 贴近生活,而“同窗”带有文言色彩(如“同窗好友”),与口语表达简散性(多用短句、散句)和口语 化(避免单音节词、文言词)的要求不符。其他选项“感谢”“选择”“陪伴”均为高频口语词汇,符合 日常交流习惯。 二、(一) 6.答案:D 解析:《山中留客》后两句“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并非对比晴雨差异,而是以云雾深 处必然沾湿衣襟的自然现象,委婉劝客人不必因“轻阴”放弃游览。 7.两诗均体现了诗人豁达乐观、善于化解负面情绪的心态。(意思相符即可) (二)8.(1)遣:派遣(2)抵:抵达/到达(3)复:又,再次(4)率:率领 9.(1)如果不能取胜,就先斩杀了你!(2)(冯子材)与各军猛烈攻击,敌军逐渐稍微退却。 10.共同点:两人均以身先士卒、严明军令激励士气,展现了爱国无畏、誓死抗敌的英勇精神。(答 到大意即可) 【附参考译文】 绍兴十年(1140 年),金军统帅完颜宗弼(兀术)集结一万五千骑兵进逼郾城。岳飞派遣儿子岳云率 领骑兵径直冲入敌阵,并严厉命令道:“如果不能取胜,就先斩杀了你!”双方激战几十个回合,金军尸 体遍布原野。岳飞对部下高呼:“直捣金国都城黄龙府,再与诸位痛饮庆功!” 冯子材对将士们说:“如果让法军再次攻入镇南关,我们有何颜面见两广百姓?必须拼死抵抗!”全 军士气高涨。冯子材与各军猛烈攻击,法军稍微退却。次日,法军再次蜂拥而至,冯子材指挥众将坚守阵 地,下令后退者用刀斩杀。他亲自打开营门,手持长矛高呼冲锋,率领两个儿子冯相荣、冯相华跃出营垒 与敌搏杀。将士们见七十高龄的冯子材身先士卒,深受激励,都拼死奋战。 1 (三)11.(1)十年磨一剑(2)料得少人知(3)一日看尽长安花(4)深林人不知(5)此夜曲中闻 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6)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三、(一) 12.“我”和二弟捉到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