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3067

第8课 北宋的政治--课件(共17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7次 大小:178971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历史,七年级,统编,学年,2024-2025,PPT
  • cover
(课件网) 2.8 北宋的政治 导入新课 陈桥驿位于今河南新乡封丘,那里的一个院落里有棵古槐树,被称为“系马槐”。据说它是赵匡胤用来系战马的。槐树旁竖立着一块石碑,写有“宋太祖黄袍加身处”。赵匡胤是后周禁军统帅,后来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是怎么当上北宋皇帝的?他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陈桥驿系马槐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民族关系发展 社会变化 西夏 辽 北宋 西夏 辽 南宋 民族政权并立 元 统一 经济的繁荣 对外交流 科技与文化 对外开放,科技文化繁荣 东西方交流进一步加强 民族交融 经济重心南移 一、陈桥兵变和北宋的建立 笔记专区 第44页:北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北宋统一的战略及意义 建立时间:_____年 建立者: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_____ 史称:_____ 事件:_____ 统一方针:_____ 统一时间:_____年,消灭了最后一个割据政权_____。 意义:_____。 960 开封(东京) 北宋 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 先南后北 979 北汉 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965年 灭后蜀 北宋 东京 陈桥驿 970年 978年 979年 966年 963年 民族政权并立,局部统一 二、北宋的统治 笔记专区 1.北宋基本方针:崇文抑武 第45页:北宋基本方针:崇文抑武 五代 历时 开国君主 即位前身份 后梁 907-923 朱温 宣武节度使 后唐 923-937 李存勖 河东节度使 后晋 936-947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 947-951 刘知远 河东节度使 后周 951-960 郭威 天雄军节度使 唐季以来,战斗不息,国家不安者。其故非他,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 ———司马光《涑水纪闻》 面对唐末以来武将专权、政权动荡的历史积弊,北宋实行什么方针?目的是什么? 1、△方针:崇文抑武 2、△目的:强化中央集权、维护政权稳定 二、北宋的统治 笔记专区 具体措施 军事上 ①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1.中央集权的加强 ②任用文臣管理军务,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第45-46页: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8条) 二、北宋的统治 笔记专区 具体措施 政治上 中央 地方 ④加强君权,削弱相权: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宰相的权力,又设副宰相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1.中央集权的加强 ⑤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实施三年任期制 ⑥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第45-46页: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8条) 二、北宋的统治 笔记专区 具体措施 经济上 其他措施 1.中央集权的加强 ⑦设转运使,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⑧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表现: a.严格了科举考试程序,殿试成为定制; b.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 影响: a.科举制度的发展,为读书人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使北宋政权基础进一步扩大; b.政府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第45-46页: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8条) 第46页:北宋改革和发展科举制的措施(2条)及其影响(2条) 二、北宋的统治 笔记专区 1.中央集权的加强 第46页:北宋统治的方针及其评价(积极+消极3条) ①采取杯酒释兵权的方法,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 ②任用文臣管理军务,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 ③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④加强君权,削弱相权,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分割宰相的 权力; ⑤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实施三年任期制; ⑥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 ⑦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 ⑧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抑武 崇文 崇文抑武方针的评价: 积极:使文官得到重用,扭转了五代十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