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3127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课件(共27张PPT+视频)

日期:2025-04-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8次 大小:20317924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5课,明朝,统治,课件,27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统治 课标要求:通过了解明朝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 元朝末年,淮河流域大旱,蝗灾肆虐,瘟疫流行。安徽凤阳一户朱姓人家,贫病交加,半个月内数人去世。家中的幼子难忍饥饿,出家为僧。他就是后来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明史》对他的评价是“武定祸乱,文致太平”,肯定了朱元璋的文治武功。 《明史》书影 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 汉高祖刘邦 汉光武帝刘秀 放牛娃 和尚 乞丐 草根逆袭,屌丝成功 明太祖 (1328—1398) 红巾军起义 元朝末年,政治十分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爆发农民起义。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哀哉可怜。 ———《醉太平小令》 知识拓展 时势造英雄 建立大明朝 问鼎天下原因 避敌锋芒,积蓄力量,后发制人。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分化瓦解、攻心为上。 建文帝 朱允炆 明成祖 朱棣 知识拓展 宰相既罢,天子之子一不贤,更无与为贤者矣...... ———《明夷待访录·置相》 明朝强化皇权的利与弊。 利:巩固了明朝的统治,使明初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弊:君主专制的强化,容易形成皇帝专权,出现偏颇决策;而思想上的专制则扼杀了人们的创造力,阻碍了中国文化、科技的进步与发展。 明太祖朱元璋设四辅官,辅佐皇帝;明成祖朱棣建内阁,参与决策(皇帝助手) 知识拓展 无决策权 统兵权 调兵权 (中、左、右、前、后) 互相牵制,互不统属。直接由朝廷指挥 王本、杜佑、龚敩为春官,兼秋官;杜教、赵民望、吴源为夏官,兼冬官。 目的:巩固皇室 知识拓展 分封诸子为王 皇帝直接掌握军事大权 “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 ———吴晗《朱元璋》 变化反映的实质: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秦 宋 明 知识拓展 秦 唐 宋 元 明 设丞相 三省六部 一分为三 中书省 我国历史上丞相制度的演变 知识拓展 秦始皇 唐太宗 明太祖 独相 群相 废相 相权被削弱,君主权力加强 胡惟庸———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丞相 1380正月,丞相胡惟庸称其旧宅井里涌出醴泉,并借此邀请朱元璋前来观赏。朱元璋走到西华门时,太监云奇紧拉住缰绳,急不能言,拼命指向胡家。朱元璋感觉事态严重,立即返回,登上宫城时,发现胡惟庸家上空尘土飞扬,墙道都藏有士兵。大怒,以“枉法诬贤”、“蠹(dù)害政治”等罪名,处死胡惟庸等。受胡案牵连而被杀者达3万人。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朱元璋《皇明祖训》 问 题 思 考 朱元璋为什么要制造胡惟庸案? 强化皇权,巩固统治 东 厂 腰 牌 锦衣卫 木印 小故事 职能: 监视臣民。 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 设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特点: 知识拓展 有一天,大学士宋濂在家请客喝酒。第二天上朝时,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了什么客?吃了什么菜?喝了什么酒?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高兴地说:“你没有骗我。”然后拿出锦衣卫绘制的宋濂家宴图。宋濂看后目瞪口呆,被吓出一身冷汗! 明太祖成立锦衣卫 明成祖成立东厂 明宪宗成立西厂 监视 缉捕 镇压官民 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 “朱元璋改诗” 八十岁的钱宰每天四更就要起床去午门朝见,唯恐会迟到,这对于他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