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3699

中考语文散文小说结尾作用高分技巧及梯度训练3 课件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18197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考,语文,散文,小说,结尾,作用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 中考语文散文小说 结尾作用 高分技巧及梯度训练3 PPT版 散文小说结尾常见作用 结构上的作用: ①总结全文; ②点题; ②首尾呼应; ④照应前文; ⑤使文章结构完整严谨。 内容上的作用: ①点明(或暗示)主旨;②深化主旨; ③发人深思(或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_____ 注:主旨需结合文本分析。 1、报国无门空遗憾 生不逢时辛弃疾 ①有人说,南归后的辛弃疾虽未能重上战场,但他依然在战斗,只不过那是一场内心之战,是意志与情绪的交战。无法报国杀敌,仍显英雄本色。 内容梗概:狂放时、失意时、英雄迟暮时,辛弃疾都用词写心境,明明是国之大侠,偏偏成了“词中之龙”,这是中国文学史的大幸,却是辛弃疾个人的大不幸。 辛弃疾很推崇陶渊明,他把陶渊明跟建功立业的诸葛亮都看作一样的风流人物,只是人生境遇不同罢了。 南归整整40年后,63岁的辛弃疾出山。他上疏建言,北伐应进行精密的筹备,否则将功亏一篑。辛弃疾遭到了 弹劾。南宋先胜后败。当皇帝想再次启用辛弃疾时,他已经病重。临终之际,他还在大喊杀贼! 可怜辛弃疾,至死,他的故乡山东仍是沦陷区。收复中原,魂牵梦萦,无期更无望。他越是不曾认命,生命的悲剧色彩就越浓烈。凡人无力,我们能抱以同情;但英雄无力,我们又当如何呢? 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一个最需要英雄的时代,偏偏也是扼杀英雄最厉害的时代。 文末说“一个最需要英雄的时代,偏偏也是扼杀英雄最厉害的时代”,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这句话的表达作用。 从内容上看,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对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强烈愤慨之情,表达了对英雄的同情,对英雄所处时代的批判,突出了主题; 从结构上看,收束全文,呼应标题,使结构完整严谨。 2、一碗“雪花面” 内容梗概:那年深冬,雪下得不大,但天气却极寒。我煮面条时放多了挂面,煮了满满一大锅。我怕母亲数落,正发愁时,看到修鞋的瘦大叔又来出摊了,就盛了满满一碗面条给他。 父亲到家听说后,就请瘦大叔来家里吃,说外面天冷。瘦大叔不肯。父亲就让我把小桌子搬到外面和瘦大叔一起吃饭,并要和他喝两盅。雪花飘落在他俩身上、脸上、饭碗里、酒盅里,两人依然吃得开心,喝得尽兴。 晚上父亲讲起当年到一户人家的门讨水喝时,被人家邀请到家里吃饭,受到热情招待的往事。父亲说若人家递给他一个菜窝窝让他站在外面吃,便有种乞讨的感觉。我 明白了:父亲把瘦大叔当朋友,陪他在风雪中吃一碗面,那是情义。 后来,父亲和瘦大叔真成了朋友。瘦大叔说,他来我们这里出摊,是他下岗后的第一份职业,说实话刚开始干,有点磨不开面子,心情也非常低落。但那天,天那么冷,父亲还陪他在外面喝酒、吃饭、受冻,让他非常感动,心情也敞亮起来 事情过去多年了,瘦大叔每次来我家,都会提及那年冬天他和父亲在雪地里喝酒吃面的场景,那碗面让他吃得热气腾腾,寒意全无。 父亲说得对,一碗“雪花面”,有了情义便有了温度。 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 ①总结全文; ②照应标题“雪花面”; ③点明文章的中心,表达对于关心他人的品质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告诉读者,善良的行为会给他人带来温暖的道理。 3、养一朵雪花 ①少年时,我曾悄悄养了一朵雪花。如今想来,这是一件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可在当年,我竟真的做到了。 ②那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多特别大,让我萌生了养一朵雪花的念头。试验了多次,我发现雪花落在手上很快就会融化,便取了一块冻得冰冷的铁片,小心翼翼地让雪花落在上面,趁它没有融化,放入院落中的地窖里。 内容梗概:我把盛着雪花的铁片放在地窖最冷的角落里。每天清晨天未亮时,我用手电筒照向它,看雪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