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学生甲:我们可以步行或坐校车上学,减少家长开车接送产生的碳排放。 学生乙:垃圾分类投放,减少资源浪费。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王老师:说得对!其实低碳生活就在身边,大家要从身边做起。 学生丙:王老师,② 2025.4 王老师:我们倡导低碳牛活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降低空气污染,改善健 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12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 康,节约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推动绿色经济创新,共同为地球和未来负责。 (2)以下是学生甲对全班同学开展“低碳生活践行情况”的调查表,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0分) 要信息。(不超过30字,2分) 1.默写。(10分) 低碳行为 践行比例 (1)诵读经典,与情感相融。《关雎》中“① ”写出了男 双面使用纸张 85% 子在追求意中人的过程中,相思绵长、难以成眠:《蒹葭》中的“② 自带水杯替代瓶装水 62% ”描绘主人公隔水相望、苦苦追寻的情景:《小石潭记》中 垃圾分类投放 45% “③ ”表达了作者遭贬谪后内心终究无法挣脱的落寞 (3)活动课上,同学们约定今后要做到以下几点,其中有二处语病,找出并修改。(4分) (2)品味经典,与智慧同在。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④ ”展示了友情不会为地域所隔的阔大胸襟,表现了友谊的超时空性: 为了建设绿色校园,我们要积极践行低碳生活。尽量不使用一次性餐具,避免塑料污 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承相》中用“⑤ 染:【甲】放学后随手关闭电灯和空调,防止不浪费能源。【乙】希望同学们从自身做起, 含蓄地表达求仕之心,隐喻想实现更高理想却没有途径。 争取让校园的碳排放减少一倍。 ①【甲】句有语病,修改: (2分) 2.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1)一(4)题。(10分】 ②【乙】句有语病,修改 (2分)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 罢了。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直接的。记言大部分照说的话写下了,虽然也 须路加剪cái,但是尽可以不必多费心思。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商代甲骨 二、阅读(40分) 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直到战国时代,记事 文才有了chg足的进展。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我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们相信这些锌都是当时的“雅言”,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但传到后世,这种官话或普 【一】(24分) 通话却变成了诘屈馨牙的古语了。 走进父亲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文/张易 剪cai()卜()辞chng()足诘()屈聲牙 ①父亲的存在对我而言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 (2)《经典常谈》的作者是 (填人名),该书各篇的排列按照传统的经、史、子、 集的顺序,并把文字学经典《 》放在首篇。(2分) ②关于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尽可能地避免去寻找答案,因为我总觉得他会永远站在我的 (3)下面对文段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身边。最近我却发现,如今的父亲就像秋天的大树,险上轻轻爬上了皱纹,眼睛不再像以往那般 A.记述语言的文章是在记述事件的文章之前先出现的。 炯炯有神。 B.“辞”记的都是有权威人物说的话。 C.战国之前的辞都是雅言,就是很漂亮的话。 ③ D.《尚书》大部分内容是记言的,也有记事」 ④小时侯的我,觉得父亲就像超人那般无所不能。然而随着年龄不断增长,父亲在我心中 (4)《尚书》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请根据《经典常谈》的内容,说说了解《尚书》对当 的形象发生了改变。我揭开了父亲的“谎言”,发现了他的“无能为力”,看到了他的缺点,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