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描写扬州的诗句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绅:嘹唳塞鸿经楚泽,浅深红树见扬州。 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徐凝: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 扬州地当要冲,多富商大贾。 ——— 《旧唐书 ·地理志》 ● 扬州富庶甲天下。 ——— 《资治通鉴》 贰 - 赏析意象、意 境,体会作者 在词中传达出 的“黍离之 悲”。 肆 体悟城市荣 衰兴败折射历 史的兴亡悲情 和词人的爱国 情 怀 。 叁 品味词中虚 实结合、对比、 用典等写作手 法的妙处。 了解姜夔的 生平及其作品 把握本词的写 作背景。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孔子曾经按照人的思想品德高下,将人分为三等 : 狂,猾,乡愿。狂者,就是有进取心的人;猾者, 就是独善其身的人;而乡愿则是同流合污的人。 近 代 学者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也将词人分作了三 等:东坡、稼轩为狂者, 姜夔为猾者,而吴文英等就 分到了乡愿中。狂者苏轼、辛弃疾的作品我们是比较 熟悉的,而对猾者姜夔则有些陌生。 人间词话 人 间 词 话 情 姜 夔 (1155- 1221),南宋词 人,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江 西鄱阳人。 他少年孤苦,屡试不第,布 衣终生, 一生转徙于江湖,耿 介清高。 擅长写词,尤精通音律,其 词作多咏物纪游,但也暗寓国 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 ■ 生逢乱世 ■ 忧国忧民 ■ 怀才不遇 ■ 清贫自守 多才多艺 ■ 清幽冷峻 作者简介 他形象出众,人称其“体貌清莹,望之如神仙中人”。 他才华横溢,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一位艺 术全才。 他是位天生命定的音乐家,精通音律,每作词,自创曲调。 他为人仗义,经常周济朋友。他志气高洁,拒绝朋友出钱帮他买 官。 他出身不错,官宦人家,可惜家道中落,少年孤贫,屡试不第, 终生未仕。 他流落江湖,权贵门下讨生活,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 他一介布衣,能守住自己的本心,不去阿世媚俗,保持超凡脱俗、 飘然不群的个性。 词风清丽典雅,以冷香幽韵和瘦骨逸神独擅胜场,其作品素以空 灵含蓄著称。 在南宋词坛上, 姜夔、辛弃疾、吴文英鼎足而三,成为“ 清空 ” 词派的代表作家,在宋词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姜夔 (1155 — 1221)字尧 章,自号白石道人, 饶州鄱阳(今属江西 扬州自隋开运河后即成为南北运输要 道,富商大贾,云集其内,歌楼舞榭,林 立其间。及宋南渡,与金隔淮相守,于是 昔日繁华都会一变而为边城。 靖康之变(1126年)后,北宋灭亡, 宋王朝南渡,此后金人屡次南侵。绍兴三 十一年(公元1161年),金人十万铁骑破 扬州,大肆掳掠,“横尸二十里”,破坏 极其惨重。 淳熙三年(1176)的冬至日,姜夔经过扬 州 ,目睹城里萧条荒凉的景况,缅想它原 有的繁荣华美气象,黍离之悲油然而生, 就写了这首《扬州慢》词来抒怀寄意。 写 作 背 景 扬州又称广陵、维扬、江都、芜城、邗 (hán) 、 南兖 (niǎn) 州、吴州,是我国 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素有 “淮左名都” 之誉。远在春秋战国时期, 扬州就开始建 城,至今已有2480余年的历史。 ● 早在东汉时期便是政治军事基地,也 是全国粮、盐、铁的主要集散地和海 内外交通的重要港口。 ●上古时期的扬州,有一个很大的自然 区域,是全国九州之一。 扬 州 ●古今扬州皆是旅游胜地,六朝时, 就有“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 之 说 。 ●扬州自古以来,即为人文荟萃之地 ,唐代扬州更是名家林立。扬州的 古代文明和灿烂文化,也牵动了帝 王的情怀和游兴,隋炀帝三下扬州 看琼花,康熙、乾隆六下扬州,给 扬州留下了众多的历史古迹。 扬 州 词牌名,写的是扬州战后的景象,又是慢词, 故称扬州慢。 慢词是依据曲调舒缓的慢曲填写的词,重抒情 ,一 般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