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3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对外交流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1.唐代中期: 特点:因割据战乱,陆上丝绸之路地位下降。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2.宋代: 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交流的主要通道(特点)。 2.思考:宋代海上交通繁荣的原因? 1.指出宋代海陆交通线经过的国家、地区。 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 东南亚 阿拉伯地区 朝 鲜 日本 印度 半岛 东非海岸 波斯湾 南方海上贸易频繁 经济重心南移 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进步 宋与西域、中亚陆路被阻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3.元代: 海陆并重,范围进一步扩大(特点)。 1.指出元朝陆上、海上交通线,思考元朝的交通有何特点。 海路:随着海路航线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朝鲜半岛 日本 东南亚 南亚 欧洲 波斯湾 东非海岸 东欧 西亚 中亚 东海航线 南海航线 陆路 陆路:元朝打通了北方和西北被阻断的陆路交通线。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谈谈宋元时期中外交通路线的发展变化? 宋代中外交通以海路为主 元朝时海陆并重,范围更广 宋代海路交通路线图 元代交通路线图 课后活动 一、发达的中外交通 辽宋夏金元时期海外交通发达有什么影响? 促进了海外贸易的繁荣 密切了中外文化交往 宋代市舶司的相关记载表明,北宋在广州、杭州、明州等地设市舶司管理外贸并征收关税。当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到元朝时超过140个。 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创造发明输往国外。同时,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传到中国。此外,阿拉伯商人定居中国,泉州清净寺、广州怀圣寺等是伊斯兰教在中国传播的重要遗存。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①宋元十分重视海外贸易,政府鼓励发展海外贸易; ②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繁荣; ③造船技术、航海技术的进步,指南针广泛运用于航海领域。 ④海上交通发达。 《梦梁录》卷一二载:宋朝“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者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2.机构: 主要港口设立 ,管理船舶、关税、货物及外商招徕等。 市舶司 地位:这一时期外贸税所得,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海外贸易能给宋朝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3.表现: 阅读教材73页二、三段,完成下列内容 六胜塔是泉州港引领航船的航标塔 香料、象牙、珠宝等 瓷器、茶叶和丝织品等 北宋(50种→300余种)南宋 朝鲜半岛、日本和越南等 广州、泉州、明州 五六十个→140个 (今宁波) 二、繁荣的海外贸易: 两宋时,泉州、广州等地都有外国商人居住。他们集中的居住区,政府委派外国商人管理,这些管理人员要穿中国服装。外商聚居的地方,还设立学校,专供他们的子弟受教育。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政府允许他们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 相关史事 政府对外开放与包容政策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1.原因 海陆交通的发展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海外贸易的繁荣为中外文化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2.传入 对亚欧地区的社会、 经济和文化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中国的外销瓷器、丝绸深受外国人喜爱。 西亚和北非工匠仿制的瓷器,器型、花纹和色彩等,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 三、密切的中外文化交往: 3.传出 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 和驿传制度等输往国外,天文、历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到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 1.下列关于宋元时期中外交通概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宋朝的海陆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B.元朝建立后,海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