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浦东新区初三二模语文试卷 部分试题参考答案 课外文言文【丙】参考译文: 郑思肖,号所南,字忆翁,原名不详。宋朝灭亡后,他改名为“思肖”,意 为思念赵宋。他画兰花从不画土壤,有人问起原因,他回答:“土地已被外族夺 走,难道你不知道吗?”临终前,他嘱咐友人唐东屿:“我死后,请为我立一牌 位,写上‘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说完便去世了。 权贵向他求画兰花,他尤其吝惜不给;但若普通百姓或孩童合他心意,他反 而慷慨相赠。县令索画不成,得知他有田产,便以赋税劳役相逼。郑思肖怒道: “头可断,兰花不可画!” 他曾作《寒菊》诗:“菊花不与百花争艳,独自绽放于篱边,意趣无穷。宁 愿在枝头枯死留香,也绝不随风飘落北风之中。”此诗正是他坚贞气节的写照。 (一)默写与运用(13 分) 1.独怆然而涕下 2.会挽雕弓如满月 3.逝者如斯夫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 5-8 题(22 分) 5.根据汉字形旁推断词义 (1)水流 洗涤 (2)A B 6.略 7.C(郑思肖自称“不忠不孝”是反语,实为表达对国家的忠贞)。 8.略 二、现代文(35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 9-12 题(16 分) 9.B(气味分子→嗅觉上皮→嗅觉神经→嗅球→海马体和杏仁核)。 10.略 11.略 12.略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 13-17 题(19 分) 13.“鞠躬”含义:洪佳在焦急中通过虔诚的祈祷,希望购票成功。 14.(1)磁暴与岩尘导致航班延迟 (2)洪佳成功入座并发照片 (3)发现父母也登上航船 15.D(“馄饨”体现亲情,但未直接凸显主题,主题是“归家”而非母爱)。 16.略 17.略 三、综合运用(20 分) 18.A 19.C 20.(1)“宏扬”改为弘扬; (2)“不乏受教”改为不吝赐教。 21.略 22.略浦东新区初三年级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不舍昼夜。 (《<论语>十二章》) 4.东东随家人参加农家乐活动,农家款待客人的盛情让他想到陆游《游山西村》中 ”的句子,倍感欢悦。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8题(22分)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爱莲说 水陆苹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 出淤泥而不染,灌清连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追者也:壮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 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所南字忆翁,初名某,宋亡乃改名思肖,即思赵。画兰不画土,人询之,则曰:“地 为番人夺去,汝不知耶?”疾时属其友唐东屿⑧曰:“思肖死矣,烦公书一位牌曰:大宋不 忠不孝郑思肖。”语论而绝。 贵要者求其兰,尤新不与。庸人孺子颇契 其意者,则反与之。邑宰求之不得,知其 有田,因胁以赋役取。先生怒曰:“头可断,兰不可画!” 思肖尝有诗《寒菊》云:“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 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南宋末诗人、画享。古人评迷:“乃在野之文天祥。”②唐东 屿:郑思肖的朋友。③新:吝惜。④哭:符合。 初三语文第1页共7页 5.根据汉字形旁推断词义。(4分) 【乙】文中“濯清涟而不妖”中,“濯”的偏旁为“氵”,可推断其义与相 关,意思为 【丙】文中“语论而绝”中,“绝”的偏旁为“纟”,可推断其本义与( (A.丝线B.颜色)相关,文中可引申为“断,断绝”。下列句中“绝”的意思与 之相同的选项是( )。 A.佛印绝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