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6343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变化》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82次 大小:16396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答案,练习题,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变化,8课,单元
  • cover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变化》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 ) A.原始社会后期 B.商朝 C.夏朝 D.西周 2.世界上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四羊方尊 C.铜冰鉴 D.三星堆青铜面具 3.10月19日,以“汉字世界与世界汉字”为主题的2023中国(安阳)国际汉字大会在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幕,此次大会极大促进了对汉字文化守正创新的探索实践。我国比较成熟的文字始于( ) A.金文 B.小篆 C.甲骨文 D.隶书 4.“文字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文字的出现是社会进入文明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 没有文字,就无法全面了解过去的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属于我国最早文字的是( ) A. B. C. D. 5.《诗经》中记载了公元前776年9月6日发生的日食,《春秋》中记载了公元前613年一颗彗星扫过北斗。这反映出( ) A.原始社会末期诞生了天文学 B.古代先民重视观察和记录天文现象 C.春秋时期农业得到极大发展 D.西周时期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历法 6.殷墟出土的牛骨刻辞上,记载商王乘车狩猎等活动的文字有160多个。这种文字是( ) A.甲骨文 B.大篆 C.小篆 D.隶书 7.学习历史,要学会了解和归纳每个阶段的历史特征。关注目录和章节标题则可以培养这方面能力。根据下图提供的课题,请你为其选择一个最恰当的阶段特征( ) A.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8.参观博物馆是学习历史的方式之一。了解商周时期的文明,可以参观下列哪一主题的展览( ) A.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 B.鼎盛千秋———上海博物馆受赠青铜鼎特展 C.交流互鉴———敦煌石窟与河西走廊的丝路艺术展 D.清淡含蓄———故宫博物馆汝窑瓷器展 9.下图甲骨文中记载了某一王朝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对外战争。由此推断,该王朝是( ) 妇好伐羌方卜甲 妇好率领一万三千军队伐羌方的卜甲,辛巴卜,贞,登妇好三千登旅万,呼伐(羌) A.夏朝 B.商朝 C.秦朝 D.汉朝 10.了解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文字可以选择( ) A. B. C. D. 11.河南安阳市殷墟商王陵区及周边遗存入选“2022年中国考古十大新发现”殷墟自发掘以来,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 ) A. B. C. D. 12.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下图汉字“马”的演变过程体现出中华文明的( ) A.多样性 B.凝聚性 C.吸纳性 D.连续性 二、材料题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图二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材料二 图一 刻有文字的甲骨 图二 西周利簋及铭文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从图一、图二中可分别获取到什么历史信息? (2)观察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图一的历史价值。(一条即可)图二印证了哪个历史事件? (3)除了上述了解历史信息的途径外,你还知道哪些获取历史信息的途径?请举一例。 三、综合题 14.文化是引领时代前进的旗帜。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其独具风格的文化魅力打动和影响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所示 材料二: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 序》 (1)材料一中的文字叫什么?它的出现有什么意义?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 (2)材料中“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指的是秦朝推行的哪一项措施?以哪种文字作为通用文字? 15.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代表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将上述青铜器进行分类,并填写在对应的横线上。 生活器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