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6369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练习题(含答案)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852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答案,练习题,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2课,单元
  • cover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练习题 一、选择题 1.远古时代生活在黄河流域,主要种植粟的居民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 B.半坡原始居民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下列能吃上粟的原始居民是( ) A.半坡居民 B.河姆渡居民 C.元谋人 D.北京人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下列什么植物的国家?( ) A.水稻、粟 B.玉米、小麦 C.高粱、大豆 D.棉花、甘薯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图出土的文物、遗址可以共同印证这一时期我国原始居民( ) A.具有朴素的审美观念 B.能够制作简单的陶器 C.开始饲养家禽、家畜 D.已经过上了定居生活 5.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建造半地穴圆形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 ) A.半坡人 B.山顶洞人 C.北京人 D.河姆渡人 6.我国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不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元谋人 B.蓝田人 C.郧县人 D.河姆渡人 7.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类,最早的稻作农业生产区域位于我国的( ) A.黄河流域 B.辽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长江流域 8.“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一系列有力举措和明确要求彰显端稳饭碗的决心。我国最早栽培水稻的是( ) A.元谋人 B.河姆渡人 C.北京人 D.半坡居民 9.半坡原始遗址出土了用来捻线的石制、陶制纺轮,半坡陶器底部有麻布印痕。据此判断半坡社会已出现了( ) A.原始畜牧业 B.原始纺织业 C.原始制陶业 D.青铜制造业 10.图片是了解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石磨盘和石磨棒 A.原始农业发展 B.铁器时代来临 C.磨制工具出现 D.制陶技术进步 11.中国的农业历史悠久,早在原始农耕时代,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产格局。它是( ) A.以水稻为主 B.以小麦为主 C.以粟为主 D.南稻北粟 12.文物是历史的痕迹,蕴含着历史信息。运用如下图中的文物可研究( ) A.早期人类起源 B.原始农耕生活 C.远古部落联盟 D.早期国家产生 二、材料题 13.古为今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阅读以下材料后回答: 材料一 距今(2019年)六七千年前,居住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已经普遍使用磨制石器。那时候人们已经懂得种植水稻.粟和蔬菜,饲养家畜和家禽,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人们再也不必像过去那样四处奔波,开始了定居或半定居生活。 材料二 黄河流域一带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多数带有伸出室外的斜坡或台阶的窄长门斗,室内中央均设有火塘,可用于炊煮和取暖。 材料三 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的房屋,分上下两层,特点是提高房屋的底板,以利用下部空间,上层住人,下层喂养牲畜和堆放杂物。 材料四 (1)材料一中水稻和粟分别是由我国哪一原始居民种植的? (2)从材料二及所学可知,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材料四图片几反映了该住房的结构特点? (3)从材料三及所学可知,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住房是什么样式的?材料四图片几反映了该住房的结构特点? (4)由材料可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所居住的房屋结构明显不同,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5)结合材料,说一说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哪些? 三、综合题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我国先民对各类可食用植物的认识逐渐加深。……距今10000年左右,我国出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中国历史》(第一册)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