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训17 Ksp及沉淀转化与平衡常数 1. (2024·南京二模) 以磷石膏(含CaSO4和少量SiO2等)为原料制备轻质CaCO3的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室温下,Ka1(H2CO3)=4.5×10-7,Ka2(H2CO3)=4.7×10-11,Kb(NH3·H2O)=1.8×10-5。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 0.1 mol/L(NH4)2CO3溶液中: 2c(CO)2c(C2O)+2c(HC2O)+2c(H2C2O4) D. 若将流程中(NH4)2C2O4换成Na2C2O4,则制得的CoO纯度更高 【解析】 Ka(HF)=6.3×10-4 >Kb(NH3·H2O)=1.8×10-5,由越弱越水解知,水解程度:NH>F-,故0.1 mol/L NH4F溶液呈酸性,且c(NH)0.3 mol/L D. 实验Ⅳ过滤后所得的溶液中一定存在:c2= 【解析】 NH4Al2水解促进水电离,0.1 mol/L NH4Al(SO4)2 的pH约为6,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约为10-6 mol/L,A错误;实验Ⅱ中沉淀成分为BaSO4、Al(OH)3,B错误;实验Ⅲ得到0.2 mol/L (NH4)2SO4溶液中,c+c+c>0.3 mol/L,C正确;实验Ⅳ,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过滤后所得的溶液中不一定存在碳酸铝沉淀的溶解平衡,所以不一定存在c2=,D错误。 4. (2024·丹阳中学)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有关AgNO3的性质[已知:Ksp=10-9.8]。 实验1:向10 mL 0.1 mol/L AgNO3溶液中滴加1 mL 0.1 mol/L NaCl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 实验2:向实验1所得滤液中滴加1 mL 0.1 mol/L NaBr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过滤。 实验3:向实验2所得滤液中逐滴滴加氨水,产生沉淀先变多后变少,直至消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实验1过滤后滤液中c=10-4.9mol/L B. 通过实验1和实验2可得出: Ksp>Ksp C. 实验2所得滤液中:c+c=c+c+c D. 实验3滴加氨水过程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