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17371

上海市长宁区2025年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96次 大小:16923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上海市,长宁区,2025,年初,三二,语文
  • cover
2024学年第二学期初三语文教学质量调研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4大题,23小题。 2.所有答案写在答卷指定位置,写在试卷上一律不计分。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少小离家老大回, 。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2. 一,挂杖无时夜叩门。(陆游《游山西村》) 3.古今多少事, 。 (陈与义《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4. 郦道元《水经注》中以“俯视游鱼,类若乘空”间接表现潭水澄洁,小宁发现柳宗元《小石潭记》 中r ”的写法与之相似。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5-10题(22分) 甲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缎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 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苦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 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暝,意暇甚。居暴起,以刀嘮狼首,又数刀毙之。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碰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尊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义犬 秦中有商于外者,归挈一犬以行。抵黄河,行爱在船,侯人满乃渡。偶腹痛欲泻,亟上岸,犬随往。 有布袋襄银五十两,解置地,戏向犬曰:“看好。”少顷,舟子以人满风顺,连催登舟,帆已满张,一瞬 而开矣。关中黄河,水如建瓴”,对渡二十里许方达。商入舟,方悔忘银与犬,然日幕不能再渡,明展 纵往,安得前银尚在?遂归。越明年,渡河复经前地,慨然曰:“银已无存,犬何归乎?”往寻,见狗 皮覆地,检之,白骨一堆耳。商悯焉,据地埋其骨,骨尽则前银尚在。盖犬守银不离,甘饿死,覆尸银 上耳。商泣瘗”之,为立家。谚云:“宁畜有义犬。”旨哉言乎! 注释:①建瓴:“建”指倾倒,“瓴”指盛水的瓶子。②瘗:埋葬。 ③家:坟墓。 初三语文试倦共7页第1页 5.甲文选自《》一书。(2分) 6,根据对选文中词语的理解,完成选择。(4分)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担中肉尽 骨尽则前银尚在 B.狼不敢前 安得前银尚在 C.其一犬坐于前 犬随往 D.方欲行 对渡二十里许方达 (2)下列说油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屠乃奔倚其下”与乙文.“候人满乃渡”中的“乃”都可译作“于是”。 B.甲文“其一犬坐于前”与乙文“掘地埋其骨”中的“其”都可译作“它的”。 C.甲文“盖以诱敌”与乙文“舟子以人满风顺”中的“以”都可译作“因为”。 D.甲文“止增笑耳”与乙文“检之,白骨一堆耳”中的“耳”都可译作“罢了”。 7,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8.下列对乙文的分析,正确的之项是(3分) A.商人“归颦一犬以行”为下文“商泣瘗之,为立冢”埋下伏笔。 B.商人“腹痛欲泻,亟上岸”为下文“日暮不能再渡”埋下伏笔。 C.商人“戏向犬曰:‘看好’”为下文义犬“守银不离”埋下伏笔。 D.商人“方海忘银与犬”为下文商人“渡河复经前地”埋下伏笔。 9.甲文中,屠户由惧狼到斗狼,转变的原因是他认识到(1)一。乙文中,商人最终“泣瘗之, 为立家”,此时商人心怀(2)的复杂情感。(6分) 10,甲乙两文是否都具有讽刺色彩?墙结合选文内容说明你的看法。(4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1-13题(15分) “矛盾”故事里说的是矛盾关系吗 ①两千多年前,韩非曾讲过一个矛和盾的故事: ②楚人有粥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英能陷也”叉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临 也。”或曰:“以子之予,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 ③同样是两千多年前,古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