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经典常谈》 作家档案 01 作品简介 02 作品导读 03 全书导览 04 针对训练 07 专题探究 05 艺术特色 06 朱自清(1898—1948),散文家、诗人、古典文学学者。原名自华,后改为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1923年发表长诗《毁灭》,后又从事散文写作,并致力学术研究。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作家档案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在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 作品简介 作品导读 全书导览 全书导览 全书导览 《说文解字》第一 《周易》第二 《尚书》第三 《诗经》第四 三《礼》第五 《春秋》三传第六 (《国语》附) 四书第七 《战国策》第八 《史记》《汉书》第九 诸子第十 辞赋第十一 诗第十二 文第十三 作品目录 专题探究 专题一 字书 字书 《说文解字》 六书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书体演变 :小篆→隶书→草书→ 楷书→行书 专题探究 1.《<说文解字>第一》 《说文解字》 作者:东汉和帝时期许慎。 特点:①从经典和别的字书里搜集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②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③书中每字都有说解,来源于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 价值: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文字学的古典 ,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专题探究 1.《<说文解字>第一》 《说文解字》 作者:东汉和帝时期许慎。 特点:①从经典和别的字书里搜集有九千字。而且小篆之外,兼收籀文“古文”。②分析偏旁,定出部首,将九千字分属五百四十部首。③书中每字都有说解,来源于晚周人作的《尔雅》,扬雄的《方言》,以及经典的注文 价值: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文字学的古典 ,是一切古典的工具或门径。 专题探究 专题探究 1.《<说文解字>第一》 演变 特点:文字发生与演化的时代 ,字体因世因国而异 ,官书虽是系统相承 , 民间书却极为庞杂。 演变:到了战国末期 ,有了“仓颉造字”的传说 。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 ,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象形字本于图画 ,假借字以声为主 ,形声字以偏旁分别 ,象形字、假借字、形声字是文字发展的逻辑的程序。 (秦以前) 专题探究 1.《<说文解字>第一》 演变 特点:书体演变的时代。演变的主因是应用 ,方向是简易。 演变: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不久便又有了“隶书”,识字变得简易。汉朝时,隶书由椭圆变为扁方, 这是隶书的标准 。魏晋之际,变为“正书”。(汉初已有草书,称为“章草”,魏晋称为“今草”)晋至唐朝 , 又称为“隶书”,晋代也称为“楷书”,宋代又改称为“真书”。“正书”本是扁方的 ,从晋代开始 ,逐渐简化 , 到陈隋渐渐变方 ,至唐代又渐渐变长 ,这便是“行书”。行书介于正书与草书之间 ,只因应用便利。 (秦以后) 专题探究 专题二 ”五经“ ”五经“相关 《周易》 相传伏羲氏创八卦→卦、爻辞被编成《周易》→儒家著《易传》发挥自己的哲学 中国最早的记言的历史,主要为虞、夏、商、周的号令 《尚书》 《诗经》 《”三礼“》 《春秋三传》 歌谣→文字记录→诗→“《诗》三百”→《诗经》 诗言志→断章取义解诗→ 以史证诗→六义教化 礼治主义:礼为治乱的根本 第一部编年史《春秋》主“尊王攘夷”,“春秋三传”注重劝惩 专题探究 2.《<周易>第二》 《周易》 起源:断定吉凶的辞 ,原叫作繇辞 。繇辞有属于卦的总体的 ,有属于各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