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与研究方法 第二节 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方法 第1课时 分离 提纯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从黄花蒿中分离提纯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她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1.通过对蒸馏、萃取和重结晶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的学习,认识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2.通过谱图信息分析,判断有机分子的结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了解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掌握有机物分离、提纯的常用方法。 体会课堂探究的乐趣, 汲取新知识的营养, 让我们一起 吧! 进 走 课 堂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疟疾治疗新方法,全球数亿人因这种“中国神药”而受益,她因此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如何从黄花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合成青蒿素了?用了哪些方法? 【问题导入】 葛洪《肘后备急方》 “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采用低沸点的乙醚提取青蒿中的提取物,得到了对疟原虫抑制率可达百分之百的提取物,被命名为青蒿素。 确定青蒿素 分子量、分子式 青蒿素的提取 确定青蒿素的分子结构 成功合成青蒿素 一、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 主要步骤 分离、提纯 定量分析 波谱分析 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普、X射线衍射等 除杂质 确定元素组成及比例 测定相对 分子质量 分子式 结构分析 确定实验式 确定分子式 确定分子结构 常用方法 蒸馏、萃取、分液、重结晶等 实验目的 质谱法 结构式 1.一般步骤 1.常用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方法有哪些? 2.归纳分离、提纯物质的总原则是什么? 不引入新杂质;不减少提纯物质的量;易分离;易复原。 蒸馏 、重结晶、萃取分液、洗气、过滤、 渗析、盐析。 【思考与讨论】 【探究实验】含有杂质的工业乙醇的蒸馏 (1)在250mL蒸馏烧瓶中,通过分液漏斗倒入100mL工业乙醇,再在烧杯中加入1~2粒素烧瓷片。装好蒸馏装置,往冷凝器中通入冷却水,加热蒸馏,蒸馏产物以每秒3~4滴为宜,收集不同温度范围的馏分。 实验步骤: (2)77℃以下得到的主要是_____; 77~79℃得到的主要是_____; 79℃以上得到的主要是_____。 甲醇 水 乙醇 原理:利用混合物各的沸点不同,除去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条件:有机物热稳定性较高;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大于30 ℃)。 蒸馏烧瓶内的液体不能超过容积的2/3。 蒸馏 注意:温度计水银球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加入沸石(或碎瓷片)的作用:防止液体暴沸 入水口 出水口 用于冷凝回流液体 用于冷凝回流液体 多用于蒸馏操作 直形冷凝管 球形冷凝管 蛇形冷凝管 三颈烧瓶 注意区别 冷凝回流 恒压分液漏斗 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无水酒精的制取 含杂质的工业乙醇 95.6%工业乙醇 无水乙醇(99.5%以上) 蒸馏 加吸水剂(CaO) 蒸馏 有机物的分离与提纯 原因: ①CaO与水反应生成的Ca(OH)2是糊状物,过滤时会堵塞滤纸孔; ②少量Ca2+、OH— 等离子会透过滤纸使乙醇不纯 1.下列属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物的操作是( ) A.蒸馏 B.蒸发 C.重结晶 D.过滤 2.欲用96%的工业酒精制取无水乙醇时,可选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无水CuSO4,再过滤 B.加入生石灰,再蒸馏 C.加入浓硫酸,再加热,蒸出乙醇 D.将96%的乙醇溶液直接加热蒸馏 A B 【即时巩固】 原理:利用有机物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的溶解性的不同,将有机物从一种溶剂中转移到另一种溶剂。 主要仪器: 分液漏斗 萃取剂选择的条件: 1.萃取剂和原溶剂互不相溶,不发生化学反应。 2.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大于在原溶剂中的溶解度。 使用前必须检漏。 分液时,下层液体从下口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萃取 振荡,放气→ 静置→ 分液 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