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2769

广西玉林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24644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西,语文,答案,图片,试卷,质量检测
  • cover
2025年春季期期中教学质量监测 八年级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座位号、考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考生作答时,请在答题卡上作答(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卷作答无效。 一、积累(22分) 又到一年广西“三月三”,为了让同学们深入感受“三月三”民俗文化与现代 科技融合的独特魅力,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有趣的语文学习活动,请阅读下面的文字 介绍,完成1-6题。 ①“三月三”的线上歌圩:以往“三月三”歌圩受场地限制,参与人数有限。 如今借助互联网,线上歌圩热闹非凡。而今年三月三线上歌圩,通过直播平台,各 地歌手云端对唱,观众能实时发弹幕互动,还能一健分享精彩瞬间。弹幕互动成为 观众与歌手之间的重要纽带。特效加持下的舞台场景美轮美奂,歌手们的精彩表 演更是锦上添花,赢得观众们满屏点赞。 ②科技助力的五色糯米饭制作:在南宁的民族广场,舞台上的LED屏幕不断变 换着壮乡的秀丽风光,身着绮()丽民族服饰的演员们载歌载舞。广场上,人 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五色糯米饭,欢声笑语,气氛融qià()。传统五色糯米 饭制作,从植物取汁到浸泡糯米全靠手工,耗时久。现在科技帮忙,智能设备精准 控温浸泡。通过利用光谱分析技术确保植物汁配比精准,使科技助力的五色糯米饭 制作既保留传统风味又提升品质。 ③“三月三”线上的AR绣球体验:AR技术为绣球带来新玩法。在“三月三” 活动现场,R绣球体验区域总是()众多游客,这种将传统与科技结合的方式, ()了游客们极大的兴趣,让他们()到独特的民俗乐趣。 1.请给第②段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1)绮()丽 (2)融qià( 2.请你结合语境解释第①段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纽带: (2)锦上添花: 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 3.依次填入第③段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吸引 引发感受 B招引引起 感触 C.引领激发感觉 D.引导诱发体会 4.材料②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指出病因并修改。 (2分) 5.请观察下面的宣传画,运用说明性语言介绍该画 面的内容及其含义。提示:结合画面元素,要素 APP 齐全,有明确的说明顺序。(4分) 6.在“民俗科技嘉年华”这个环节中,学校请你设计一个活动项目并简介项目内容, 要求民俗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4分) 项目名称: (1分) 内容简介: (3分) 7.根据语境,填写文学常识和古诗文名句。(6分) 墨韵流转,情思绵长。让我们一起领略古诗文之美。《诗经》中的爱情诗,或真 挚坦率,或含蓄深沉。《子衿》中“① ② ”以夸张手法表 达度日如年的深切思念:③《 》(填诗歌题目)里“溯洄从之,道 阻且长”则通过道路险阻和伊人踪迹的缥缈,侧面烘托出男子求而不得的惆怅:王 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以“④ ⑤ ”来劝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 女儿情长难舍难分,尽显旷达胸怀: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用 “⑥ 徒有美鱼情”委婉表达渴望出仕的心愿。 二、阅读(48分) (一)整本书阅读(7分) 8.朱自清在《经典常谈》序言中提到,阅读经典可以“为正在开展的研究打开思路、 寻找资料”。请根据名著《经典常谈》相关内容,完成下列任务。 (1)根据书中内容填空:若你学习《论语十二章》中“仁”的思想内涵,可以重点 查阅《经典常谈》中的① ; 若你研究《大道之行也》中“大同 社会”的理想,可以重点阅读《经典常谈》中的② 若要探究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