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 高二年级历史学科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地、人的相互关系,把宇宙、社会和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观察,并得出了“天地合一”“万物并育”等整体观念。下列符合该“整体观念”的表述是 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B.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C.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学者指出,“战国时期城市发展曲线并非从军政祭一体的城邦转化为商业城市;在增益商业性质时,军政性质不但未曾减退,反而更加强”。由此可见,城市的营建 A.严格遵循等级制度 B.布局强调规整对称 C.忽视宗教祭祀功能 D.突出政治军事功能 3.契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中国房地契约常见这样的字样:“先尽族戚,后尽邻右,无人承买,叔侄请凭中证人等说合”等。这反映了传统契约 A.重视契约签订前的协商 B.具有浓厚的宗法礼制色彩 C.以传统诚信文化为支撑 D.订立的程序日渐完善合法 4.提花技术是纺织史上的里程碑。2013年,四川成都老官山一座古墓出土了四台保存相对完整的提花机模型(见下图)。它的出土,成为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关于“提花机模型”的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①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提花织机模型 ②表明了当时人们能够使用提花机织出精美花纹的丝织品 ③见证了唐朝时期成都织造技术的领先地位 ④它们的出现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和纺织史的空白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敦煌壁画经变乐舞具有很强的写实性。敦煌莫高窟第220窟(初唐)北壁《药师经变》中的《乐舞图》描绘了如下场景:唐代宫廷式的楼台殿阁中,两组舞伎在灯火辉煌中跳着西域、中亚式的胡旋舞,两侧乐师手持中原的笙、西域的曲颈琵琶、波斯的竖箜篌以及希腊风格的长笛等乐器。据此可知 A.中国与欧洲开始转变为直接的联系 B.西方乐舞经草原丝绸之路传入中国 C.唐朝政府主导了中西方的乐舞交流 D.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宋代是书院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为学之意,莫非讲明义理,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宋代书院课程分设经义、治世两斋,经义斋教儒家经典,治世斋教实用技能,以前者为主。主持人称山长或洞主,由在职官员或赋闲官员充任。由此可知,宋代书院 ①注重社会价值观的培养 ②适应了人才选拔的需要 ③推动了古代官学的发展 ④促进了科学研究的发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②④ 阅读下表。表格信息反映了中国 时间 表现 2009 中国政府开始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2010 中国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成员 2016 人民币成为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之一 2023 人民币超过美元成为跨境第一大货币 A.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关系新格局 B.日益普及电子金融和网络金融 C.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政治解决 D.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逐步提升 3.有学者根据人类文明发展水平,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生存大革命(公元前1万年一公元前3千年)、交流大革命(公元前3千年-1600年)、效率大革命(1600年-今),其中符合“生存大革命”时期的史实是 A.农耕主要起源于西亚、东亚、中美洲 B.中国逐渐形成南北各异的精耕细作技术体系 C.青铜铸造的农具在世界各地广泛推广 D.古希腊城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