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选择性必修三《生物技术与工程》 第2章 细胞工程 第2节 动物细胞工程 (动物细胞培养) 1890年,希普(W. Heape,1855-1929)将安哥拉兔的胚胎移入比利时兔的输卵管内,得到了两只安哥拉兔,这是世界上胚胎移植成功的首例。 1907年,哈里森(R. G. Harrion,1870-1959)用一滴淋巴液成功培养了蝌蚪的神经元,首创了动物组织体外培养法。 1951年,张明觉(1908-1991)等发现哺乳动物精子的获能现象。 1958年,格登(J. Gurdon,1933-)用非洲爪蟾进行体细胞核移植,成功培育出性成熟个体。同一时期,童弟周(1902-1979)等开展了鱼类细胞核移植工作。 1959年试管兔诞生,之后多种试管动物相继出生。 1975年,米尔斯坦(C. Milstein,1927-2002)和科勒(G. K hler,1946-1995)等创立了单克隆抗体技术。 1978年,小鼠桑葚胚被成功分割。次年,科学家分割绵羊胚胎获得了同卵羔羊。 1981年,埃文斯(M. J. Evans,1941-)等成功分离和培养小鼠的胚胎干细胞。 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细胞克隆羊多莉在英国诞生。随后多种克隆动物相继问世。 2006年,山中伸弥(S. Yamanaka,1962-)等获得了诱导多能干细胞。我国科学家利用这种细胞培育出了 小鼠。 2014年,世界上第一个用单细胞基因组测序进行遗传病筛查的试管婴儿在我国诞生。 2017年,我国科学家首次培育出体细胞克隆猴。 动物细胞工程(含胚胎工程) 一、动物细胞培养 (一)概念: 从动物体中取出相关的组织,将它分散成单个细胞,然后在适当的培养条件下,让这些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技术。 目的: 获得细胞或细胞产物;不能获得完整动物个体。 原理: 细胞增殖(有丝分裂) 动物细胞培养需要哪些条件? 动物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过程是怎样的? 怎样客观分析干细胞在临床上的应用所产生的效益与风险? (二)动物细胞培养的条件 动物细胞培养所需的基本条件 营养条件 其他条件 糖类、 氨基酸、 无机盐、 维生素等 无菌、无毒的环境 适宜的温度、PH和渗透压 适宜的气体环境 (1)合成培养基:将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按_____严格配制而成。 (2)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要加入 等一些天然成分 (3)培养动物细胞一般使用_____培养基,即培养液 1.营养: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促生长因子、微量元素等。 种类和所需量 血清 液体 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全部研究清楚,因此在使用合成培养基时,通常需要加血清等一些天然成分。 注意:这里的糖类不能是淀粉、蔗糖 为什么对动物细胞进行培养时通常要添加血清? 2.无菌、无毒的环境 (1)培养液和培养用具_____处理,_____环境下操作。 (2)定期更换培养液 原因: 。 灭菌 无菌 清除代谢物,防止细胞代谢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 4.气体环境:动物细胞培养所需气体主要是O2和CO2 (1)O2作用:_____。 (2)CO2的主要作用: 。 3.温度、pH和渗透压: (1)适宜的温度:哺乳动物动物细胞培养的温度多以_____ ℃为宜。 (2)适宜的pH:多数细胞生存的适宜pH为_____。 (3)适宜的渗透压。 36.5±0.5 7.2~7.4 细胞代谢所必需的 维持培养液的pH 进行动物细胞培养时,通常采用培养皿或松盖培养瓶,置于95%空气和5%CO2的CO2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制成细胞悬液 接触抑制 机械法、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转入培养液中进行原代培养 放入CO2培养箱中培养 取动物组织 动物胚胎或幼龄动物的组织、器官 (三)动物细胞培养过程 传代培养 机械法、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将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 传代 培养 1、体外培养的细胞有两类: 一类:细胞能够悬浮在培养液中生长增殖; 另一类:是需要贴附于某些基质表面才能生长增殖,大多数细胞属于这种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