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选择性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6课 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 时空坐标 课程标准 1、了解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科技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2、理解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意义。 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三次科技革命 (1)兴起:20世纪40、50年代兴起,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80年代以更大势头发展。 (2)成就: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1、理论: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为科技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2、国际:两次世界大战的客观推动;二战后美苏冷战和军备竞赛。 3、经济:战后各国发展经济的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政策:国家对科技发展的大力扶持。 5、人才:科学家的研究创新。 (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概况 1、世界:二战后,发达国家在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领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等方面的技术迅速发展。 2、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也取得巨大成就。 3、意义:尖端科技的发展,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三)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表现 1、电子计算机 (1)目的:为满足弹道计算的需求 (2)标志:1946年,美国军方研制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 (3)影响: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 (4)发展趋势: ①存储量更大,运行速度更快; ②体积更小,更轻便实用; ③应用领域从军事向民用拓展。 2018年密歇根大学制造出只有0.3毫米长的计算机,世界上最小的计算机 【知识补充】中国巨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983年:银河-Ι号1亿次/秒 1992年:银河-Ⅱ号10亿次/秒 2002年:"龙芯一号",我国首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高性能微处理芯片 2009年:“天河一号”千万亿次/秒,性能全球第五、亚洲第一 2016年:神威·太湖之光12.54京次/秒 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向全世界宣布:中国成了继美、日等国之后,能够独立设计和制造巨型机的国家。 认识:我国计算机研制技术起步较晚,发展迅速,目前已经居于世界前列 2、网络技术 (1)产生:1969年,美国国防部把几台计算机连接起来,建立起军用网络。 (2)发展:计算机网络不断发展,演化为互联网,并于20世纪90年代实现商业化,成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丰富的计算机公共网络,目前已遍布全球。 (3)影响: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等方面逐步扩展,进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走入家庭。 3、人工智能技术 (1)含义:英文缩写为AI,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 (2)出现:20世纪50年代机器模拟智能被美国科学家提上日程。 (3)内容:涵盖机器人制造、语言及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 (4)影响: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4、航天技术 (1)出现: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以来,开发和利用太空及地球以外天体的航天技术迅猛发展。 (2)概况:俄罗斯、美国、法国、中国等国家已研发出多种类型的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大量航天器,在太空中建立了严密的地球测控网。 【知识补充】中国航天技术发展 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升空。(第五) 2003年,“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第三) 2019年,月球车“玉兔二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着陆。 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正式开通。 2022年12月2日,中国天宫空间站正式投入使用。 影响:作为新兴的尖端科技,航天技术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思考: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世界航天科技发展历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