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3822

第10课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知识清单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2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67次 大小:7763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2025,必修,选择性,历史,高中,统编
  • cover
选择性必修二 第四单元 第10课 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 时空坐标 课程标准 1、了解人类居住条件的变迁及各地民居的差异及其特征; 2、了解古代的村落、集镇和城市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一、村落的产生 1、人类居住形式的演变 穴居→半穴居→地面建筑 巢居→干栏式建筑 2、村落的产生 (1)含义:具有相当数量和规模的居民聚居点。 (2)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发展,食物供应增加,生存条件改善,人口增涨。 ②人类生活方式由迁徙走向定居。 (3)表现: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耶莫遗址)。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印度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长江和辽河流域等,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遗址。 (4)分布:靠近大河 (5)构成:村落建有住宅、仓廪、地窖和公共活动场所 (6)功能:定居、繁衍、防卫、集体活动 (7)影响: ①使人们进一步摆脱了对自然的依赖; ②提高了生活质量; ③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思考:依据材料分析中国传统村落有何特点? ①往往依水而建;②以农业生产为主(故又称农村);③具有保守性;④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⑤天人合一;⑥承担一定的社会管理和教化功能。 二、集镇的出现 1、集镇的兴起 (1)含义:集镇是一种介于古城和古村落之间的聚落形态。 (2)原因: (3)作用: ①沟通城乡(过渡性),有利于城乡经济文化交流;②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商品经济发展;③推动城市化。 2、中国古代的集镇 (1)目的:主要是为军事目的而设。 (2)演变历程: 原始社会末期:集镇雏形 北魏至唐:出于军事目的而设置镇 两宋:工商业集镇发展,行政集镇形成。手工业者和商人,在集镇上开办作坊和商铺,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元朝:漕运和海运发达,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工商业集镇 明清:集镇进一步发展并出现专业分工 思考:根据所学知识总结中国古代集镇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特点:①商业分工细密、专业化程度高;②行业众多,经营商品种类丰富;③经济功能突出、兼具政治和军事功能;④受封建政府监管;⑤南方占比较重。 趋势:①性质变化:经济功能日益增强,由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向经济中心转化。②规模扩大:人口显著增长,规模日益扩大③出现专业分工:明清时期形成地域性专业分工的工商业集镇。 三、城市的产生 1、城市的兴起 (1)含义:是一定区域内政治权力、军事防御、经济活动、宗教祭祀的中心场所。 (2)早期的城市: ①约公元前3500—前3100年,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生活的地区形成了一些居民中心,几个较大的居民中心结成城市。 ②世界上主要的农业区域,都相继产生了一批早期城市。 (3)意义: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中国古代的城市 (1)布局:主要分为宫殿区、手工业区和商业区、居民区; (2)演变: ①商朝城市已初具规模,统治者的宫殿和宗庙位于城市的中心。 ②周朝营建城市形成制度,城邑大致分为三等,天子王城、诸侯都邑、卿大夫采邑,各有定制。 “城”为墙垣围起的区域,主要是政治与军事用途;“市”则指商品交易场所。 思考:中国古代城市布局有何特点? 布局工整,中正对称;体现礼制、等级与尊卑;突出王权;天人合一。 3、西方古代的城市 (1)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城市 (2)表现: 古希腊: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业的功能。 古罗马:城市的道路系统和供水排水系统,成为后来西方城市建设的标准。 欧洲中古时期:出现了一些以手工业者和商人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镇。 思考:比较中西方城市的不同 古代西欧城市 古代中国城市 不 同 点 作为经济中心而出现 作为政治中心而出现 经济、生活、娱乐功能更突出 政治功能更突出,兼具其他功能(宋以前) 建立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 建立在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基础上 通过金钱赎买或武装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