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念奴娇 过洞庭》情境默写 1.《念奴娇 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两句,说明诗人已忘情于月白无风之夜,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2.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_____,_____”两句写出洞庭湖的明净广阔,以及词人泛舟湖上的悠然自得。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3.《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既是在说此刻的美景与心境无可言传,又是在叹息自己的人格和抱负无人可知。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4.“冰雪”常被当代人打造成梦幻般的乐园,而它在古诗词中也用来比喻明洁的内心,如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 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5.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两句,写词人于萧条与冷落中,仍泛舟于浩渺的洞庭之上,心神不动,气魄不减。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6.杜甫用“心迹喜双清”表现品格之美。同样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_____”一句表明自己是一个光明坦荡、内外如一的大丈夫;王昌龄用“一片冰心在玉壶”自况,同样张孝祥用“_____”一句表明自己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品质。 表里俱澄澈/肝肺皆冰雪 7.同为月下泛舟,苏轼和张孝祥都留下了千古名句。《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与《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两句,都以宽广的水面衬出了船之渺小。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8.苏轼游赤壁时“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的心境,同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两句相近。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9.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自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两句是“_____,_____”。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10.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化用了苏东坡的“今夕是何年”,表现出豪放坦荡的志士胸怀。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1.《念奴娇·过洞庭》中诗人设想自己为主人,“_____,_____”邀请天地万物作宾客,纵情豪饮,尽显旷达洒脱。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12.张孝贤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广阔湖面如明镜美玉,词人泛舟湖上,气概豪迈的两句是:_____,_____。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13.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_____”的胸怀与洞庭月下“_____”的气象交融,体现了超越世俗荣辱得失的高洁人格。 肝肺皆冰雪/表里俱澄澈 14.宋代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的两句,其情志与唐代王昌龄所写的“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两句非常相似。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15.《念奴娇·过洞庭》中,描写作者衣衫单薄、安然泛舟的句子是“_____,_____”。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16.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中,以“_____,_____”展示了自己虽头发稀疏而依然稳稳立身天地间的形象。 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 17.王老师给同学们讲《论语》中“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时,介绍“北辰”也就是北斗,比如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用“_____,_____”八个字,夸张地写招待客人时用北斗星做酒器。 尽挹西江,细斟北斗。 18.《念奴娇·过洞庭》中,词人敲击船舷、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似乎达到了“忘形”的兴奋地步的句子是“_____,_____”。 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19.《念奴娇·过洞庭》中“_____,_____”颇有自然造化全都供“我”所用的意味,有力地衬托出词人的豪迈气概。 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 20.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里用“_____,_____”表明自己的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 21.《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