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 (2 分)B 2. (2 分)D 3. (2 分)A 4. (2 分)示例:读书如清泉流淌,洗涤灵魂 。 5. (2 分)B 6. (5 分)示例: 类别名:理想与信念 书目举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 理由说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革命的道路上经历重重困难,却始终坚 守理想信念,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红岩》里的江姐等革命志士,面对敌人的残 酷迫害,毫不畏惧,凭借坚定的信念守护着心中的理想。这两部作品都展现了人物为理想信 念拼搏的伟大精神 。 7. (7 分) (1) (3 分)周报名称:“繁星” 设计理由:灵感来源于冰心的诗集《繁星》,寓意文学周报像繁星一样,闪耀着同学们的文 学才华,众多优秀作品如同繁星汇聚,照亮校园文学的天空 。 (2) (2 分)“文学新秀”“佳作赏析” (3) (2 分)王先生,您好!我是义水中学的[你的名字],我们学校创办了校文学周报, 大家都很期待能有一个独特的题名。久仰您在书法方面的大名,想邀请您为周报题名,您的 墨宝一定会让周报增色不少,您看方便帮忙吗? 8. (6 分) ①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⑤溪云初起日沉阁 ⑥河流大野犹嫌束 二、阅读理解(42 分) 9. (2 分)D 10. (3 分)明朝衰亡;劝勉友人不要因明朝衰亡而过度感伤,要振作精神,保持壮志豪情 。 11. (2 分)A 12. (2 分)C 13. (3 分)B D F 14. (3 分)如果被奸佞邪恶的人迷惑,沉迷于酒色,就一定会荒废政事 。 15. (4 分)与齐威王最相似。理由:太祖重视进贤纳谏,认为君主应亲君子、远小人,这 样才能政教修明、恩泽百姓;齐威王广开言路,下令群臣吏民进谏,使齐国政治清明。二者 都认识到人才和纳谏的重要性,都采取积极措施促进国家发展 。 16. (2 分)D 17. (3 分)读书要学会“挤”和“钻”;把握“薄”与“厚”的关系;做到“知”与“行”的统一;持续 阅读,让阅读成为习惯;阅读时要“贯通” 。 18. (3 分)选择 B。理由:“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强调了从书本获取知识后要 通过实践来深化理解,与【文本一】第⑤段“善读书,还要做到‘知’与‘行’的统一”观点相符, 能作为论据论证该观点;而“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强调的是读书要有怀疑精神,与第⑤段观 点不符 。 19. (3 分)放在乙处合适。【文本二】第②段强调读书要“贯通”,【文本一】乙处前文论述 把握“薄”与“厚”的关系,后文通过比喻强调这种循环往复能增加阅读广度与深度,“贯通”的观 点与乙处上下文内容衔接紧密,都围绕读书方法展开论述 。 20. (2 分)D 21. (3 分)“燕子”是文章的线索,贯穿全文,串联起“我”对童年的回忆;“燕子啄新泥”的行为 及它们对家园的执着,象征着人们对家园的热爱和为家园操劳的精神,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引发作者对燕子生活习性及家园意义的思考,深化了文章主旨 。 22. (3 分)文章线索是“燕子”。文章开头写“我”看到母亲劳作时,见到燕子,引出对燕子 的观察;接着描述燕子啄泥筑巢、补巢等行为;然后围绕燕子的生活习性展开思考;最后由 燕子联想到人们为家园、后代的付出,升华主题 。 23. (4 分)A。第①段描绘了母亲在南园劳作的场景,充满生活气息,语言平实温暖,用 温情、舒缓的感情基调朗诵,能更好地展现出这种温馨的氛围,让听众感受到作者对童年生 活的怀念 。2024一2025学年度下学期一轮复习验收 九年级语文试题 2025.04 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