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6288

10 古诗二首(教案+课件+预习单+音频素材)

日期:2025-05-0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学案 查看:70次 大小:93615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诗,二首,教案,课件,预习,音频
    (课件网) 回顾旧知 同学们,还记得这幅图吗?和老师一起读读这首诗。 《江南》描写了江南水乡的美景,莲叶、鱼儿在池塘里嬉戏,今天我们要走进另外两个池塘,去看看那里的风景。 ⑩古诗二首 一年级语文·下 第一课时 ɡǔ shī èr shǒu 诗 首 翘舌音 诗 shī 利用形声字 “讠”表义,表示诗歌是可以歌咏或朗诵的韵文。 “寺”表声。 诗歌 诗人 随题识字 首 shǒu 字理识记 首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楷书 甲骨文“首”字是一个头的形状,但是不太像人类的头,而更像是兽类的头。金文只用一只眼睛和头发作为头部的象征性的文字符号。 量词 一(首)歌 一(首)诗 首长 首先 点、撇短而小,第3笔是长横。下方“自”中间的两个短横不能碰到右边的竖。 古诗二首指的是哪两首? 请同学们读一读两首诗的题目,看看有什么发现? 池塘里 小小的 池塘 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想一想:这两首诗都在描写哪些季节的景色? 你从哪里看出是夏天? 夏天的池塘可真美啊!今天我们先走进第1首《池上》,看看诗人白居易在池塘里看到了什么有趣的事。 池:池塘 了解作者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有“诗魔”之称。 代表作品:《忆江南》《暮江吟》 《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学习古诗 诗人白居易笔下的小池塘非常有趣,有个小娃娃偷偷去采白莲。请听老师读古诗,想象一下画面。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生字。 平舌音 浮 fú 萍 pínɡ 一种漂浮在水 面上的植物。 跟水有关 跟植物有关 浮动 漂浮 浮萍 绿萍 理解诗意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指名读,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说说好像看到了什么。 我们一边读一边做做“撑”的动作。 就是用竹篙抵住水底使小船行进。 如果你就是这个孩子,说说为什么要“偷采白莲”。 理解“偷”的意思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悄悄地 偷采白莲 悄悄地去采摘白莲 你有没有偷偷地做过什么怕大人发现的事?说说当时的心情。 贪玩、调皮的孩子。 动作识记“偷” 偷 tōu 谁来做一做偷偷地干什么事情的动作? 偷听 小偷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诗意:小孩儿撑着小船, 偷偷的采了白莲回来。 师生合作读 加上动作读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理解诗意 你能在图片中找到孩子留下的“踪迹”吗? 瞧!孩子在池塘中撑船时,船儿划开了水面的浮萍,留下一条长长的水线,这条水线就是孩子留下的“踪迹”。 踪迹 :不知道,不懂得。 可是老师一直想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不知道去隐藏自己的踪迹呢?你能帮助我解开这个谜团吗? 同学们说的真好!孩子早把自己偷偷来采白莲的事给忘了,也不知道去隐藏自己的踪迹,船行水面,浮萍荡开,在水面上留下一条划过的水痕。诗人仅仅用简单的两句话,就把小娃的天真无邪写出来了。 天真无邪 学完整首诗,请你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 整体感悟 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小孩儿撑着小船, 偷偷的采了白莲回来。 却不懂得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 船行水面,浮萍荡开,再水面上留下一条划过的水痕。 说说这个孩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顽皮可爱、天真无邪 池 上 [唐] 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齐读、同桌合作读、分组读、个别读等形式朗读整首诗。 书写指导 池 chí 采 cǎi 左窄右宽,“也”字的横折钩要穿插到三点水和提的中间,要斜一点儿。最后一笔竖弯钩的起笔低于三点水的第1个点。 上小下大,爪字头。“木”的横位于横中线上。3个撇画各不相同:首撇略平,短促有力;第4笔撇略小,与左边的两个点形成呼应;第7笔撇略长,与捺左右舒展。 ⑩古诗二首 一年级语文·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