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学科:历史 授课年级_高一_ 讲课题目:_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章节名称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七单元 第一课 学时 45分钟 课标要求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觉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内容与学情分析 内容分析 从教材结构内容看,中外历史纲要(上)整册书共有十个单元。本单元又由两节课组成。本课是第七单元“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当中的第一课。本课从“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到“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共有三个子目。本课的重点是第二个子目“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三个子目间的逻辑关系是时间相继,前一子目是后一子目的背景。 从教材地位作用看,本课从“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到“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共有三个子目。这三个子目间的逻辑关系是时间相继,前一子目是后一子目的背景。要向学生介绍相关基本史实,包括这些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及其所具有的历史意义。第一子目分析了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指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是其具有的重要意义;同时说明五四运动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北京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第二子目主要说明伴随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工人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的重要主张。第三子目介绍了以国共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共同推动了北伐的进行;进一步分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何以会全面破裂,最终导致国民革命的失败。 学习重点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产生的重要影响 学习难点 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学情分析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对这段历史史实有所了解,但学生此前的学习大多是史实上的浅层认识,所以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产生的重要影响和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需要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设题引思,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架构知识体系。 学习目标 1. 通过解读史料,分析五四运动的背景;认识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并理解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按照历史发展时序,能在时空框架下把握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共 产党诞生的关系;能够在对比中共“一大”和“二大”纲领的基础上,理解中共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能够从《国民革命军北伐路线示意图》中找出北伐相关信息,并结合史料认识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并总结大革命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4.通过学习五四运动的发展进程和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艰难性中,体会“五四精神”和“红船精神”。 学生课前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首先,学生要预习单元导语部分。学生根据导语,按时间顺序列出本单元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要思考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诞生之间的联系。其次,学生预习第21课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相关书籍或网络查阅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一大召开的过程。最后,同学们利用网络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学习策略 主要以小组合作的模式,任务式学习。 学习 环节 学习任务设计与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落实目标 导入 新课 (3分钟) 1、播放由央视新闻等修复的视频史料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结合的视频。 提问:五四运动为什么是在1919年爆发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原因? 学生观看视频的同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拉进学生与历史事件的距离,引起共鸣,同时聚焦本节课的主题“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 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五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