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6994

16.1《阿房宫赋》 课件(共62张PPT)

日期:2025-04-2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0次 大小:1642217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6.1,阿房宫赋,课件,6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一个朝代的兴亡! 阿房宫赋 一座宫殿 学习目标 1.积累并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把握文章各段内容。 2.走进作者杜牧,了解“赋”的文体特点,学习叙述、抒情、议论相结合的写法,赏析铺叙、想象、比喻、夸张等艺术手法。 3.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认识封建统治者荒淫奢侈、鱼肉百姓的罪恶,理解秦王朝自取灭亡的道理。 文学常识 说:古代议论说明类文章。《师说》 书:书信《与妻书》; 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谏逐客书》 表: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陈述某种意见表达自己的忠诚,动之以情。 《出师表》 章以谢恩,表以陈情,奏以弹劾,议以执异。 铭:警戒自己或陈述功德。《陋室铭》 记:散文题材。游记《岳阳楼记》;杂记《小石潭记》 “赋”是介于诗歌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起于先秦,体制形成于汉代,盛行于六朝。赋体的流变大致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各个阶段。 fù 2、关于“赋” 铺采摛(chī)文:用大量华丽的语句,张扬文采,从不同的方面描写事物,不厌其详,不厌其细。 体物写志:用铺陈夸饰的手法来直陈其事,用新奇美丽的辞藻来描摹实物(体物),书写情志。 “赋者,铺也;铺采摛chī(舒展;散布;铺陈)文,体物写志也。” 形式上: 手法:注重铺陈,多对偶、排比、夸张、渲染; 语言:注重词藻、用典和声律的和谐; 句式:以四、六句为主,追求骈偶。 内容上: 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寄托讽喻之意。 咏物说理 托物言志 借古讽今 被誉为“天下第一宫” 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它与万里长城、秦始皇陵、秦直道并称为“秦始皇的四大工程”,它们是中国首次统一的标志性建筑。 阿 房 宫 规模 修阿房宫用的全是珍贵木料和质地优良的石料,这些材料从千里之外的蜀地(四川)和荆地(湖北)远道运来。那时交通落后,全靠人拉马驮,其艰巨非同一般。 阿房宫“东西五里,南北千步”,可容纳十五万人。《汉书》 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史记》 前殿遗址,地基面积竟达54万平方米,当时有运石工人编的歌唱道:“千男呼哟万男喊,巨石大如山。渭水河啊甘泉口,石落水断流。” 1992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基址 。 那“ 阿房” 这二字的缘由出自何处呢? 最广为流传的观点是秦始皇对爱人的深情悼念。 其他观点1:阿房并不是一个实际地名,它的意思是“近旁”、“旁边”。 其他观点2:阿房宫是由于宫殿建筑在大陵上而取名。 其他观点3:根据此宫“四阿旁广”的形状来命名的(阿,曲处、曲隅) 其他的观点也各有道理。 但其中刚硬铁血的帝王胸中难得的柔情更令人着迷。 知人论世 杜牧 (阿杜) 字牧之 号“ 樊川居士” 号称“杜紫薇” 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 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晚年居住在长安城南的樊川别墅 《紫薇花》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又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唐代在开元元年以后,把中书省改为紫薇省,杜牧又当过中书省的舍人。 杜牧 出身名门,少年富贵 杜牧就出身于京兆杜氏 典章制度百科全书,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专叙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迁。 这个家族从西汉的御史大夫杜周开始,就代代出人才,世世有官做。 到了唐朝,更是有宰相杜如晦来撑门面,杜氏一门在唐朝先后有10位宰相。 曾祖杜希望为玄宗时边塞名将,爱好文学 祖父杜佑是中唐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先后任德宗、顺宗、宪宗三朝宰相,深得皇帝敬重。一生好学,博古通今,著有《通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