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8253

2.1“逻辑”的多种含义教学设计(含解析)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政治选择性必修3

日期:2025-04-2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78次 大小:263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必修,选择性,政治,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第一框“逻辑”的多种含义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具体事例,了解“逻辑”的多种含义,学会区分不同语境的“逻辑”含义,明确“逻辑与思维”中“逻辑”含义,通过创设情境、理解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的含义,掌握学习狭义逻辑学的基本知识与方法是学习广义逻辑学的基础。通过探究,知道逻辑学研究思维的方法,以及形式逻辑研究思维的核心任务,领会日常思维中的论证、论辩与逻辑的关系,懂得运用有效推理进行论证和论辩。 评价目标 (1)掌握“逻辑”的不同用法,学会区分不同语境“逻辑”含义,理解“逻辑”不同用法之间的关系。 (2)理解狭义逻辑学与广义逻辑学研究思维含义,知道形式逻辑注重推理的哪些问题,懂得遵守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逻辑”的含义。“逻辑观”与狭义逻辑学、广义逻辑学。 (2)难点: 形式逻辑。 教法学法 案例分析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资料,剪辑视频,制作课件;印发学案。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 故事发生在古希腊时期......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有一次师徒二人就当时人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公开的辩论。可是,师徒二人的意见分歧很大,都据理力争,各不相让。就在这个时候,柏拉图情急之下就说出了冒犯苏格拉底的一句话:“你们都不要相信苏格拉底的话,他的话都是假的,骗人的。” 面对自己徒弟如此难堪的冒犯,他该如何回答呢 老师: 苏格拉底自然不会让自己在众人面前受辱,于是他利用了思维逻辑的方法进行了反击。苏格拉底慢条斯理地说道:“请你们相信柏拉图,他刚才说的那句话是真话!”逻辑思维来自逻辑学,古希腊是古代逻辑学的发源地之一。亚里士多德为西方逻辑学的创始人,古代中国的孔子和墨子的早期思想也蕴含了逻辑,什么是“逻辑” 什么是“逻辑学” 接下来,我们将跟随“小明”同学一起揭开这个神秘的面纱。 2.讲授新课 一、什么是逻辑学 老师: 关于什么是“逻辑”,小明同学了解到,在现代汉语中,“逻辑”是一个常用语词,也是一个多义词。到今天,它的含义有一百多种,但主要用法有以下几种。 观看视频《快速了解词语“逻辑”的知识点》 思考: 如何理解“逻辑”的不同用法 (学生根据视频内容总结交流) 老师:“逻辑”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种含义是指规律。人们常说,要把握“科学研究的逻辑”,实际上就是说,要把握科学研究的规律,第二种含义是指“逻辑规律与规则”。人们日常所说“说话写文章要合乎逻辑”“说的不合逻辑”,实际上就是告诉我们说话和写文章的思维要遵“逻辑规律与规则”。第三种含义是指认识问题的某种“思维方法”。面对不讲道义的言行,人们常常遣责他们是李行“霸权主义的逻辑”“强盗逻辑”“诡辩家的逻辑”,这是指他们的思维方式违背了某种思维方法。第四种含义是指“辑学”这门学问。比如,“学一点逻辑是有好处的逻辑也是一门基础学科”,这里的“逻辑”是指逻辑学这门学问。197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的学科分类中,“逻辑”因其工具性作用而与数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地球科学和空间科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并列,被列为七大基础学科之一、 小明同学很喜欢从书籍或者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摘抄一些精彩的句子分享给我们。请同学们判断小明同学摘抄的句子中“逻辑”分别是什么意思 认真研究下去,就可以找出社会生活的某些客观规律,即生活的逻辑。 ———《谈短篇小说》 这个想法也许不合逻辑,但在情理上却很有根据的。 ———《还乡记》 不过,按照廖淑宇先生自己的逻辑讲起来,却实在是有几分冤枉的. ———《夜宴》 逻辑是关于思维的形式和规律的科学。 ———《龙虫并雕斋文集》 (学生分组研讨后交流分享) 老师: 《谈短篇小说》中的句子指“规律”或“客观规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