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考试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024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授予,以表彰其在计算蛋白质设计方面的贡献,另一半则共同授予和,以表彰其在蛋白质结构预测方面的贡献。蛋白质在下列溶液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生理盐水 B. 饱和硝酸铅溶液 C. 75%酒精 D. 福尔马林 2.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化学用语能表达这一核心素养。下列化学用语表达错误的是 A. 基态镍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B. 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 C. 合成锦纶-66的化学方程式: D. 乙烯分子中键的形成过程: 3. 下列过程对应的反应方程式错误的是 A. 医务人员常用硫酸酸化的溶液和双氧水紧急制氧: B. 技术员常用石膏改良碱性(含)土壤: C. 民间酿酒师向淀粉水解液中添加酒曲造酒: D. 质检员常用醋酸和淀粉试纸检验碘盐中: 4.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已知:和会发生反应生成臭氧化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标准状况下)时消耗分子的数目为 B. 常温下,溶液中含的数目为 C. 常温下,收集和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中的原子总数为 D. 每生成时转移电子的数目为 5. 三星堆博物馆展示的商代后期(公元前1205~前1100年)文物“金鸟形饰”是商代代表作品,形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金的配合物,广泛应用于电镀金工艺中 B. 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常温下不能与、硝酸、王水等发生反应 C. 金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用途,原因是其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抗氧化性 D. “沙里淘金”这个成语体现了金在自然界中通常以单质形式存在,且密度较大 6. 16世纪,利巴菲乌斯正式记载了将食盐和浓硫酸混合加热制备氯化氢方法。某小组在实验室做红色喷泉实验,下列原理、装置或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制备气体 干燥 集干燥的 启动红色喷泉 A. A B. B C. C D. D 7.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了山药有益气养阴、补脾肺肾、涩精止带等功效。山药皂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山药皂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发生消去、加成、取代反应 B. 分子中含10个以上的手性碳原子 C. 山药皂素的同分异构体有芳香族化合物 D. 用溶液可确定山药皂素中含羟基 8. 某种聚碳酸酯的透光性好,可制成车、船的挡风玻璃,以及眼镜镜片、光盘等,其结构可表示为: ,原来合成聚碳酸酯的一种原料是有毒的光气(,又称碳酰氯)。为贯彻绿色化学理念,可以改用碳酸二甲酯()与什么缩合聚合生产聚碳酸酯 A. 二卤化物 B. 二酚类物质 C. 二醇类物质 D. 二烯类物质 9. 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氢历程如图所示(代表过渡态,*代表物种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速率方程式为(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醇分解制氢分5步反应进行,其中反应③和④的正反应是焓减反应 B. 控速反应方程式为 C. 制氢总反应为,正反应是熵增反应 D.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速率常数都会增大 10. 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操作方法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 操作方法 A 检验含的乙炔气体中的 将气体依次通过足量溶液、溴水 B 从含的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溶液 加入过量氨水,过滤 C 用盐酸滴定和的混碱溶液 依次用甲基橙、酚酞作指示剂连续滴定 D 从溶液中提取 蒸干溶液 A. A B. B C. C D. D 11. 碘(紫黑色固体,微溶于水)常用于制备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