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李密 以情动人,理服天下 学 习 目 标 1.朗读课文,疏通文本,理顺文意,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 2.学习本文结构严密,构思技巧严谨的技巧,掌握本文说理委婉的特点; 3.体会本文的诚挚情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美德。 一、导 入 苏轼云: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古文观止》评论《陈情表》:“至性之言,悲恻动人”。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李密的《陈情表》,理解他的忠孝之道。 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一) 解 题 陈情表 陈述、禀报 隐情、苦衷 奏章 禀告自己 苦衷的奏章 二、检查预习 相关链接———古代文体 在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到了汉代,这类文字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多用于臣子向国君陈请谢贺。因为“表”的阅读对象是皇帝,所以呈表人一般态度诚恳,措辞谦恭,内容读来如对面谈心,颇为感人。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当然,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随着不同的时代也有变化。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如唐朝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 (二)作 者 简 介 与 写 作 背 景 李密(224—287),字令伯,西晋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因怀怨赋诗,得罪权贵,遂免官。后老死于家中。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世。其生平见载《华阳国志》、《晋书》。代表作为《陈情表》,《晋书·孝友传》将他列为首位,誉之“以孝谨闻”。 李密 蜀汉旧臣 晋武帝 新晋皇帝 名义上君臣 面对晋武帝对他的屡次征召。李密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境地:答应吧,名节何在? 不答应吧,性命堪忧。 最好的结果: 拒绝并保住性命。 事实的结果: 《古文观止》说:“晋武览表,嘉其诚款,赐奴婢二个,使郡县供祖母奉膳。” 那么,他是如何陈情的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诵读《陈情表》。 险衅xìn 夙sù遭闵mǐn凶 终鲜xiǎn兄弟 祚zuò薄 期jī功强qiǎng近 茕qióng茕孑jié立 床蓐rù 除臣洗xiǎn马 猥wěi 陨yǔn首 逋bū慢 笃dǔ 拔擢zhuó 不矜jīn名节 优渥wò 盘桓huán 气息奄yǎn奄 侥jiǎo幸 (三) 字 词 正 音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因为 艰难祸患,指命运不好。 险,坎坷。衅,祸患。 早年 形作名,忧患凶丧之事 弃我而去,指尊长去世。 年岁,年龄 怜惜 亲自 古义:不会走路。此处形容柔弱 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 古义:直到 今义: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介词,另提一事。 古义:成人自立 今义:(组织、机构等)筹备成功,开始存在 臣李密上言:我因为命运不好,早年就遭到不幸。生下来只有六个月,父亲就弃我而去;长到四岁的时候,舅父强行改变了母亲想守节的志向。祖母刘氏怜悯我孤单弱小,亲自加以抚养。我小时候经常生病,九岁还不能走路,孤独无靠,直到成人自立。 三、初 读 感 知,文 本 翻 译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少。这里是“没有”的意思 福分 子嗣 名作状,在外;在内 守候和应接叩门 指儿童、小孩子 孤单的样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