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29111

3.2 DNA的结构-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共28张PPT)

日期:2025-04-29 科目:生物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7次 大小:82399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8张,必修,2019,DNA,人教,生物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 3.2 DNA的结构 了解DNA结构的探索历程 熟练说出DNA结构的特点 课堂目标 北京中关村的 瑞典马尔默旋转 巴拿马螺丝 莫斯科进 沙特吉达钻石塔 “生命”雕塑 塔高190米/54层 塔高243米 化大厦高 高432米 度255米 投资额10亿美元 问题探讨 以DNA双螺旋结构进行衍生设计 “生命”双螺旋雕塑象征中关村人生生不息的创新精神。更多以DNA结构进行设计 的建筑都成为了当地的地标性建筑。然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 > DNA的中文全称:脱氧核糖核酸 > DNA 的组成元素:C、H、0、N、P 一分子磷酸 > 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 一分子脱氧核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 碱基 1' H H 2 脱氧核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碳叫作1'-C, 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叫作5' - 5' CH 0 4 HH 3' OH 腺嘌呤 鸟嘌呤 胞嘧啶 胸腺嘧啶 OH H 磷酸 A G C T 温故知新 一、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任务1:预习自学4 min 学习要求 ·1.阅读课本 P48-P49 ( 填 写导学案) ·2.标出DNA 模型结构的重要人物及其发现 ·3.初步掌握DNA结构的构建者和主要特点 根据课本p48-49 内容,概述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科学史。完成以 下概念图。 DNA的结构单位:4种脱氧核苷 酸,分别含有 4种碱 基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科学史 重新构建模型,让A 与T,C 与G 配对, 模型构建成功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 供 DNA衍射图谱 从查哥夫处得知 A 与T,G 与C 的量相等 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 DNA呈 螺旋 结构 双螺旋 三螺旋 构建模型 失败 DNA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当时,科学界已经认识到: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 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 、T 、G 、C 4种碱基。 鸟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P 脱氧 T 核糖 胸腺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如何构成 DNA 的 P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P 脱氧 核糖 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C A G 【2】1951 年11月,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 (M.Wilkins,1916— 2004) 和他的同事富兰克林 (R.E.Franklin,1920—1958 ) 应用X 射 线衍射技术获得了高质量的DNA衍射图谱。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 衍射图谱 威尔金斯 富兰克林 沃森和克 里 克以该照片的有关数据为基础,推算出DNA 呈螺旋结构。 Sample Photo 51 Double helix LASERH 小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DNA呈现"X" 形 DNA呈螺旋结构 推断 啶(C)的重。 1952年春天,查哥夫访问了剑桥大学,沃森和克里克从他那里得知了 这一条重要信息。 来源 碱基的相对含量 A G C T 人 30.9 19.9 19.8 29.4 牛 27.9 22.7 22.1 27.3 酵母菌 31.3 18.7 17.1 32.9 结核分枝 杆菌 15.1 34.9 35.4 14.6 一 、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4】1950 自人、猪、 分析结果 的量=胸腺 推测:A 与T 配 对 ,G 与C 配对 也对来 DNA (A) 包嘧 一、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沃森和克里克搭建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 二、DNA 的结构 二、DNA 的结构 2.DNA 结构的主要特点 (1) “链” 链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 一条:5' → 3'; 另一条:3'→5' 方向: 反向平行 结构: 双螺旋结构 3' A C G T C A 5' 5'O 3' G T 二、DNA 的结构 2.DNA 结构的主要特点 (2) “ 内 外 ” 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 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 碱基 5'C 磷酸二酯键 3' 5' 2.DNA 结构的主要特点 5'O (3) “配对” 碱基对:两条链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配对 配对规律: A与T配对,G与C配对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氢键 3' 5' 二、DNA 的结构 3' 任务2:合作探究,构建模型4 min 学习要求 ·1.共同探究导学案P2合作探究问题 ·2.初步掌握DNA 结构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3.展示学习成果 3.DNA 结构中的数量、位置关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