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2231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件(共27张PPT+视频)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2338173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7课,明朝,灭亡,清朝,建立,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结局一根绳 开局一个碗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至鸦片战争前):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建立 课标要求:了解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和张居正的经济改革;知道满族入主中原。 知识拓展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局部 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自己在宫中纵情享乐,还到处游玩,甚至公开抢掠民女。 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沉迷制作木器,朝政全都交给宦官魏忠贤。魏忠贤权倾朝野,人称“九千岁” 明神宗在位48年,20年不上朝 名气仅次于鲁班的工匠 “红丸案的一月天子” 即位一月嗑药而亡 好斗蟋蟀 好炼丹 勤政帝王 亡国之君 在位17年 知识拓展 匡正时弊、讽议朝政、廉正奉公、开放言路,反对权贵贪赃枉法,遭到宦官及各种依附势力的激烈反对。 顾宪成等人组成的“东林党” 魏忠贤为首的“阉党” 血腥镇压 分歧演变成明末激烈的竞争局面! “明朝第一太监”自称“立皇帝” 刘瑾 知识拓展 张居正,23岁中进士,后官至内阁首辅。面对政治混乱局面,张居正整顿吏治,赏罚分明,使得朝廷的政令“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 《明史》对他的评价是:“通识时变,勇于任事。” 万历年间,顾宪成等人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顾宪成撰写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对联,书院以此为宗旨。他们针砭时弊,提倡“实学以救世”,视“天下为已任”,体现了士人的责任和担当。 一条鞭法手稿 因为它将田赋、徭役及其他杂税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收税。 张居正的经济改革为什么被称为“一条鞭法”? 均田:平均土地 免粮:免除赋税徭役 中国农民战争史上,第一次把对土地的要求作为一个口号明确提出来,标志着中国农民斗争进入一个新阶段。 知识拓展 1644年 大西政权 1644年 大顺政权 1644年4月 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缢。 1627年 1645年 李自牺牲地 崇祯皇帝自缢处(煤山,今景山) 崇祯帝在景山歪脖树上自缢身亡,死时光着左脚,右脚穿着一只红鞋。时年33岁。 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崇祯《血衣遗诏》 李自成,陕西米脂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给地主放羊,长大后当过兵。陕西爆发农民起义,他投奔起义军,因英勇善战被称为“闯将”,后成为起义队伍的领袖。他承袭闯王名号,人称“李闯王”。针对明朝土地集中和赋税繁重的情况,李自成主张平均土地,免于纳赋,反映了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和反对封建压迫的愿望。 知识拓展 李自成塑像 1627年 1644年 1644年4月 1645年 陕西起义 进军河南 攻克西安 攻克北京 明朝灭亡 提出“均田免粮”口号 建立大顺政权 统治276年 李自成在九宫山牺牲 知识拓展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很多皇帝不理朝政,出现了蟋蟀皇帝,木匠皇帝。明神宗有20年不上朝与大臣见面。明武宗将政事交给宦官刘瑾处理,明熹宗朝政全交给宦官魏忠贤。明朝官僚队伍中……如浙党、齐党、楚党、宣党、昆党等,都彼此倾轧,争权夺利。 材料四:明神宗时,南京一带有的豪富之家占地7万顷。明熹宗时,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皇族兼并土地达5000亩,太湖地区,十有之九的人家失去土地。明崇祯帝时,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一:1628年陕西北部遭受旱灾后的情形: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殆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 材料二:(明朝末年)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材料五:有个人全家都被明军屠杀殆尽,他借机发动起义,以八大恨,为由赢得女真人民的支持,并占领明军数个城池,他就是努尔哈赤。辽东巡抚,总兵,副总兵...人相继战死。虽有袁崇焕,孙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