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信息 课程标准模块 使用教材版本 人教版(2019) 单元名称 运动的描述 单元课时数 7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体现学习主题的育人价值) 主题名称 运动的描述 主题概述 本单元是高中物理第一单元,对于高进入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学习来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主要讲述了描述运动的几个物理量:质点、参考系、坐标系、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速度与加速度等。不仅是下一单元学习的基础,也是以后力学个单元学习的基础,所以教学中应注重教会学生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和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在本单元中,我们首先把这5节内容看做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因为它们都是在描述物体的运动。大致分成四个专题。专题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重点解决运用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来研究物理问题,以及研究的环境与工具。专题二,时间和位移。重点讲述时间与时刻、、位移与路程的区别于联系,以及时空的对应性问题。初步引入了标量与矢量的概念。专题三,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及其测量。重点之一是讲述速度的概念、定义、定义式、单位以及矢量性,并通过对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对比与联系,初步引入了极限的概念。重点之二是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量速度,要求学生熟悉打点计时器的基本构造,安装及使用方法,并能够较为准确的测出运动物体的速度。这里对考察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操作能力、收集信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都尤为重要。专题四,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在前面学习速度、速度变化量的基础上,研究速度变化的快慢问题。重点要关注矢量的变化。这四个专题是在教材安排的基础上,对运动的描述环环相扣,研究层层深入,为今后从整体上研究力学和运动学奠定了基础。 主题学情分析 高中阶段物理知识体系容量大难度大,与初中不能很好衔接。初中物理所学的内容比较浅显感性和生活气息较浓等特点,章节之间的联系不是那么紧密,教材中的文字说明比较通俗易懂,所研究的问题一般都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提出问题或由实验得出结论,认识的过程是由感性到理性,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所分析的物理现象比较简单,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易于理解。而高中物理章节之间联系非常紧密,比较抽象、理性,一些内容与日常生活的实际联系不是那么紧密,不易理解 针对学生情况应该做到1.新旧知识同化和顺应2.加强直观性教学、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学习条件支持 实验设备器材、黑板、多媒体设备、智能终端等。以及数字资源、软件工具、网络平台等(虚拟环境)等。 二、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基于标准、分析教材、结合学情,体现素养导向) 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点的概念和条件。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依据实际情况选取参考系。3.会用坐标系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4.知道时间与时刻的区别与联系。5.理解唯一概念,了解位移与路程的区别。6.会用坐标变化量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和时间。7.理解速度概念,定义式和物理意义。8.理解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理解二者的区别与联系。9.知道打点计时器的基本构造及作用,会正确安装打点计时器并用它测物体速度。10.明确v-t图像的物理含义,会用描点法做出v-t图像并从中获取相关信息。11.理解加速度概念,熟知他的定义、公式、符号、单位和物理意义。12.知道加速度是矢量,他的方向始终与速度变化的方向一致。13.理解并会用速度图像分析物体的加速度。 过程与方法: 1.知道质点的条件及意义,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体验在不同参考系中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3.体会利用坐标系研究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并力图解决问题的意识。4.会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