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2899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19 《论语》十二章-三年(2022-2024)中考语文真题 汇编(全国)(含解析)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2次 大小:283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专题,全国,汇编,真题,语文,中考
  • cover
专题12 文言文阅读 19 《论语》十二章 (2023·内蒙古通辽·统考中考真题)领略了古诗文的“山川之美”后,彤彤再来请你一起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经典———《论语》。 【甲】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节选自《论语》) 【乙】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①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②。君子笃③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④。”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节选自《论语》) 【注释】①葸(xǐ):过分拘谨,胆怯懦弱。②绞:说话尖酸刻薄,出口伤人;太急切而无容忍。③笃:诚实,厚待。④偷:刻薄。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为人谋而不忠乎 ②四十而不惑 ③故旧不遗 ④天下有道则见 (2)请你用“/”给【乙】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限断两处)。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②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 (4)请你从以上五则《论语》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 (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两则《论语》,完成下面小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不义而富且贵”中“贵”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达官显贵 B.洛阳纸贵 C.物以稀为贵 D.春雨贵如油 (2)对“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一句的理解,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 A.蔬菜米饭冷水,弯臂枕书苦读,读书的快乐是人生至乐。 B.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这样的生活也有乐趣。 C.健康的饮食习惯、劳逸结合的生活状态,是快乐的源泉。 D.艰苦的物质生活,使人获得心理的满足,从而得到乐趣。 (3)根据两则《论语》及下面两则材料,在后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 材料一 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不足,无不足则富贵贫贱处之一也。 (取材于周敦颐《通书·颜子第二十三》) 材料二 初,公未显时,已欲任天下之重。尝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夫忧人之忧,而欲免其忧,使人皆乐,然后与之同其乐。 (取材于王直《重修范文正公忠烈庙记》) 颜回箪食瓢饮,孔子称赞他“贤哉”,师生二人志同道合。周敦颐认为颜回“不改其乐”的原因是“① ”。范仲淹汲取孔颜之乐的思想,主张“② ”。他们倡导的人生追求已成为中华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答案 【答案】(1)替 迷惑,疑惑 遗忘 出仕做官 (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 (3)①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日夜不停。 ②国家政治清明而自己却无所作为,贫穷低贱,这是可耻的。 (4)示例一:由“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可知,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对生活的和人生就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示例二:由“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可知,时间飞逝,岁月不等人,我们要珍惜时光,进德修业,孜孜不倦,永不停息。 示例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