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12 课外文言文阅读 (2024·山东泰安·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裴侠,河东解①人也,除河北郡守。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吏民莫不怀之。此郡旧制,有渔猎夫三十人以供郡守。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又有丁三十人,供郡守役使,侠亦不以人私,并收庸直②,为官市马。岁月既积,马遂成群。去职之日,一无所取。民歌之曰:“肥鲜不食,丁庸不取,裴公贞惠③,为世规矩。”侠尝与诸牧守④俱谒太祖⑤。太祖命侠别立,谓诸牧守曰:“裴侠清慎奉公为天下之最今众中如有侠者可与之俱立。”众皆默然,无敢应者。太祖乃厚赐侠。朝野叹服,号为“独立君”。 (节选自令狐德棻《周书》,有删改) 【注】①河东解:即河东解县,今山西境内。②庸直:指劳务收入。③贞惠:指廉洁。④牧守:州与郡的长官。⑤太祖:指北周开国皇帝宇文觉之父宇文泰。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3处。 裴 侠 清 慎 奉 公 为 天 下 之 最 今 众 中 如 有 侠 者 可 与 之 俱 立。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吏民莫不怀之 莫: (2)为官市马 市: (3)去职之日 去: (4)谓诸牧守曰 谓: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侠躬履俭素,爱民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 (2)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 太祖令裴侠“别立”,意在为百官树立为官楷模,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 (2024·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侬智高①围广州,转运使王罕婴城②拒守,都监侍其渊③昼夜未尝眠。久之,将士疲极。有裨将④诱士卒下城,欲与之开门降贼,渊遇之,谕士卒曰:“汝曹⑤降贼;必驱汝为奴隶,负担归其巢穴,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子。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士卒乃复还,登城。 罕乃寝于城上,渊忽来,徐撼而觉之,曰:“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罕曰:“有。”乃与罕帅弩手二十余人,衔枚⑥至一处,俯见贼已逾壕,蚁附登城,将及蝶⑦矣。城上人皆不觉,渊指示弩手使射之,贼急走出壕外。及贼退,渊终不言裨将谋反之事。熙宁中致仕⑧,介甫知其为人,特除⑨一子官,给全俸。 (节选自《涑水记闻》,宋·司马光著,上海古籍-出卷网-2012年11月版) 【注释】①侬智高:人名。②婴城:绕城。③侍其渊:人名。④裨将:副将。⑤汝曹:你们。⑥衔枚:横咬着条 状物,不能说话。⑦蝶:城上如齿状矮墙。⑧熙宁中致仕:熙宁年间告老还乡。⑨除:任命;授职。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昼夜未尝眠 ( ) ②朝廷欲诛汝曹父母妻子( ) ③蚁附登城( ) ④贼急走出壕外( )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①不若并力完城,岂惟保汝家,亦将有功受赏矣。 ②公勿惊,公随身有弓弩手否? 简要概括侍其渊在广州保卫战中的两大功绩。 你对“渊终不言裨将谋反之事”有怎样的评价?请简要阐述。 (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①高斗南,字拱极,陕西徽州人。貌魁梧,语音若钟。洪武中,授四川定远知县,才识精敏,多善政。二十九年,与郑敏、康彦民并坐事,先后被征。耆老①奔走阙下,具列善政以闻。太祖嘉之,赐袭衣、宝钞遣还,并赐耆老道路费。诸人既还任,政绩益著。寻举天下廉吏数人,斗南与焉,列其名于彰善榜。擢云南新兴知州,新兴人爱之不异定远。居数年,以衰老乞归。荐子恂自代,成祖许之。年七十而卒。 ②郑敏尝坐事被逮部民数千人求宥帝宴劳复其官,赐钞百锭、衣三袭。居数年,以廉直入朝,部民复走京师,乞再任,帝从其请。 ③康彦民,泰和人,洪武二十七年进士。先知青田,调仪真,后历巴陵、天台,并著名绩。永乐初,罢归。洪熙元年,御史巡按至天台,县民二百余人言彦民廉公有为,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