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833126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第14课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与文化(含答案)

日期:2025-04-2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2562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2025,宋夏,答案,文化,科技,时期
  • cover
2024-2025学年下学期七年级历史同步练习:第14课 一、选择题 1.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令其各置官属,护卫甲士,少者千人,多者至万人。对明代分封制合理的解释是( ) A.北方面临着严峻边防压力 B.为统治危机出现埋下隐患 C.有利于巩固南京国都防卫 D.强化了统治者的专制统治 2.某同学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整理了相关笔记(见如图)。据此判断,她在学习中国古代的( ) A.文学艺术 B.民族政策 C.科技成就 D.政治制度 3.《中国通史纲要》记载:“他设立了叫做’锦衣卫’的侦缉组织,专门罗织官员吏民的罪名,使人感到随时会有杀身灭家的灾难。”材料中的“他”是( )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康熙帝 D.乾隆帝 4.明太祖敕谕:“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此举目的是( )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专制 C.完善监察体系 D.削弱藩王权力 5.“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在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这种变化说明( ) A.群臣关系越来越紧张 B.等级制度严格 C.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D.皇权不断强化 6.下图是根据史料记载-1384年9月14日至21日八天内,皇帝处理奏章和行政事务的总工作量和平均工作量绘制的统计图。关于此图体现了( ) A.皇帝勤政爱民,工作效率高 B.军机处的设置增加了皇帝负担 C.内阁制度的建立加强中央集权 D.宰相制度废除的直接后果 7.洪武十三年正月,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当时的丞相胡惟庸及其九族,并以此上朝废除丞相制度,改革行政机构。此举是为了( ) A.加强君主专制 B.加强思想上的统一 C.加强对军队的控制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8.汉口在明初仅为一片荒滩,后形成天然的避风良港,各处商民、商船往来于此。至明朝末年,汉口已成为“甲于全楚”的商业巨镇。这一现象说明了( ) A.传统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B.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C.商业发展推动市镇兴起 D.出现新型生产经营方式 9.明朝朝廷重要文书由内阁拟定批答文字,送请皇帝批准,皇帝可将章奏“留中”(不作处理)“改票”(加以删改)或“中旨”(从宫中直接传旨)。该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内阁性质的改变 C.权力重心的转移 D.明朝政治的黑暗 10.某同学在进行历史专题复习时,制作了以下示意图。“_____”处应为( ) A.废除丞相制度 B.设立锦衣卫 C.实行八股取士 D.设立军机处 二、简答题 11.简答题:(3小题) (1)宋元时期都市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2)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起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请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3)明朝首创厂卫特务机构的目的是什么?其创立有什么影响? 12.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古代伴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思想文化专制逐渐加强。 (1)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思想依据是什么?这一思想的代表人物是谁?到汉武帝时,封建统治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宋朝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采取了什么政策?在这一背景下,宋朝对科举制度做了什么改革?明朝科举考试有了怎样的改变?这一改变的目的是什么? (3)综合以上问题,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统一(或专制)的认识。 13.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一次重大的变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